[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1120.X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军;李文纲;叶朋勇;鲁和友;吴志;白利军;陈俊勇;曹辉;马乙杰;钟国强;卢宗兵;李勇;王山;袁建华;姚庚辰;于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凤云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二次 衬砌 模板 台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系统,包括多个封端单元和充放气装置;封端单元包括内环钢模机构、夹持中埋式止水带的外环钢模机构、设置在外环钢模机构上的气囊模板、用于调节内环钢模机构伸缩长度的调节机构、用于顶撑内环钢模机构的定位顶撑机构、以及用于对外环钢模机构和气囊模板外撑的模背穿撑机构。本发明通过可调内环钢模机构位置适应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通过可调双层气囊模板,满足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的封端,借助气囊模板的弹性及可塑性特点,有效解决因施工人为误差,初期支护喷射同表面不平整,造成的衬砌外圈变化厚度不均匀的情况,避免二次衬砌封端外缘漏浆,利用模背穿撑机构加强封端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系统。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是关键的施工结构,在整套隧道施工工序中投入人力物力最大,工序整个贯穿隧道施工,特别是在隧道掌子面围岩较好、掘进较快时,衬砌施工尤为紧张,往往出现因衬砌施工速度慢,造成衬砌端头直至掌子面距离超过安全步距,掌子面停下来追赶施工衬砌的情况,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利。而隧道二次衬砌目前施工已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工艺,普遍采用工厂设计加工现场拼装,钢制大型二衬模板台车施工,但是该工艺也存在着薄弱环节,那就是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目前普遍存在两种封端方式,一种是木板封端,一种是钢木结合封端,这两种方式普遍存在着材料浪费大、投入人工、操做繁杂耗费工时多、止水带安装及成型不好、封端露浆及跑模的情况,极大制约了衬砌施工速度的同时存在质量通病。
传统钢木组合模板封端技术:内环采用封端组合钢模板封堵,外环采用木模板组拼封堵,两环之间夹放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存在以下弊病:(1)该工艺内环组合钢模板由工厂钢板加工,由于现场人工组配安装重量不易过大,所以单块钢模板较小,施工内环组合钢模板时,逐块与衬砌台车端肋板螺栓连接固定,需要工人在封端现场,递一块、装一块、固一块,现场多人配合手工配模加工安装,施工时耗费大量劳动力;(2)由于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工人的技术差异,存在喷砼表面平整度参差不齐的问题,造成外环木模板环向宽度不统一,无法采用统一的钢模板,只能采用木模板现场施工配板的方式,在封端现场采用宽度10-30cm,厚度4-5cm的木板,长度不一的情况下需要工人,量一块、锯一块、递一块、装一块、固一块,现场多人配合手工配模加工安装,加之外环木模板施工作业空间小,木模板原材木板宽窄不一,板与板之间需要对缝处理,稍有不合适极易造成露浆,施工时消耗大量的木料,耗费大量劳动力;(3)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内侧与内环组合钢模板绑扎连接固定,辅以加工安装止水带钢筋卡定位,加固工序繁杂,外侧与外环木模板顶压连接。施工时止水带与外环木模板安装定位加固交叉作业,加之止水带以外部分施工作业空间小(宽度15-30cm),安装定位加固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需要大量施工时间和劳动力;(4)设计中的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是相对固定位置,位于衬砌厚度的中间位置,而每条隧道的衬砌都随着围岩的变化,有着多种衬砌类型及厚度,不同的衬砌厚度就需要调整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使之始终位于衬砌厚度的中间位置,而传统封端技术,内环组合钢模板是与衬砌台车端肋板螺栓连接固定,造成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固定,单套内环组合钢模板,只能满足一个衬砌厚度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要求,也就是说,施工一条隧道时,就需要根据该隧道衬砌类型厚度,加工配套多个型号的内环组合钢模板及外环木模板,才能满足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系统,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可调内环钢模机构位置适应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通过可调双层气囊模板,满足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的封端,借助气囊模板的弹性及可塑性特点,有效解决因施工人为误差,初期支护喷射同表面不平整,造成的衬砌外圈变化厚度不均匀的情况,避免二次衬砌封端外缘漏浆,利用模背穿撑机构加强封端强度,机动灵活、缩短封端施工时间、促进施工循环、提高衬砌封端质量及止水带安装质量,解决传统施工方式存在材料使用多,搭建和拆除封端模板消耗工时多,定位加固止水带工作繁杂投入工时多,模板露浆,跑模,止水带位置埋设不准确等施工质量通病的问题,便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1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自动指纹模组电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