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喷射角度的双燃料喷油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1177.X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涛;刘军恒;孙平;嵇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61/10 | 分类号: | F02M61/10;F02M61/18;F02M5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喷射 角度 燃料 喷油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喷射角度的双燃料喷油器,涉及发动机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包括喷油器壳体和喷油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喷油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油室分离薄片和主油路针阀;所述喷油器壳体上开设有主油路和副油路;所述主油路和副油路内分别设有主油路针阀和副油路针阀;所述副油路针阀在副油路电磁阀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上部油室油路的关闭或者导通,上部油室油路将油液通入上部油室;所述主油路针阀在主油路电磁阀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油液进入下部油室;主油路下方设置有油室,通过油室分离薄片将油室分为上部油室和下部油室。可实现两种不同种类的燃料可以在发动机气缸内同时喷射以及喷射过程中喷射角度可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双燃料发动机的可变喷射角度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从蒸汽机时代到电力时代,能源对文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能源的过渡开采使得地球的能源也越来越少。目前来说,中国石油资源主要依赖对外进口,且其中60%以上石油资源被内燃机消耗。因此,国家希望通过发展替代燃料汽车的方法来缓解国内石油紧缺的问题。许多的代用燃料如天然气、甲醇、二甲醚、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生物质燃料等在汽车发动机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国际排放法规变得越来越严格、单一的替代燃料并不能同时满足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的要求,而在发动机上利用双燃料燃烧能够改善发动机的各个方面的性能,因此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目前,内燃机上普遍采用的喷油器只能喷射一种燃料,而且发动机单个气缸上只有一个喷油器的安装孔,很少有能够安装两个喷油器的发动机。如果想要实现两种不同燃料喷射则需要对发动机气缸体进行二次加工打孔,但是此加工技术要求高,难以实现,还容易损坏发动机的气缸结构。
在发动机燃烧过程中,喷油器的喷射角度同样对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传统的发动机中,喷油器安装在发动机气缸上后的喷射角度是固定的,ECU无法实现对喷射角度的调节,因此无法通过改变喷油器的喷射角度使得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得到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喷射角度的双燃料喷油器,可实现两种不同种类的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同时喷射以及喷射过程中喷射角度可变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可变喷射角度的双燃料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壳体和喷油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喷油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油室分离薄片和主油路针阀;所述喷油器壳体上开设有主油路和副油路;所述主油路和副油路内分别设有主油路针阀和副油路针阀;所述副油路针阀在副油路电磁阀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上部油室油路的关闭或者导通,上部油室油路将油液通入上部油室;所述主油路针阀在主油路电磁阀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油液进入下部油室;主油路下方设置有油室,通过油室分离薄片将油室分为上部油室和下部油室。
进一步的,所述喷油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直杆、连杆和喷射角度调节电磁阀;所述直杆的一端与喷射角度调节电磁阀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向节与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喷油转向球连接;所述喷油转向球内设置有副燃料喷孔,所述喷射角度调节电磁阀带动直杆上下运动使得连杆带动喷油转向球转动,从而调整副燃料喷孔喷出油液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油室分离薄片上开设有进油槽、出油槽和主燃料喷孔,进油槽内设置有连杆和喷油转向球,所述出油槽与主燃料喷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有两根,连杆之间通过连杆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室分离薄片上开设有第一密封锥孔;所述主油路针阀下端与第一密封锥孔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副油路针阀下端与第二密封锥孔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槽有四个,进油槽对称分布;所述主燃料喷孔有四个且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1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