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2386.6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荣之圣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21/00;D02G3/04;D02G3/44;D06C7/02;D06B19/00;C03C25/007;C03C25/66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卢嘉星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玄武岩 纤维 针织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原料:选取一定量的玄武岩纤维与棉纱纤维;玄武岩纤维与棉纱纤维的原料组成配比为1:1;
S2:原料处理:对玄武岩纤维与棉纱纤维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S3:混纺加工处理:先使用并条机对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与棉纱纤维原料进行并条处理,接着采用粗砂机进行加捻得到玄武岩纤维混纺粗纱线,最后使用细砂机对玄武岩纤维混纺粗纱线再次进行加捻得到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
S4:蒸纱处理:使用蒸纱机对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进行蒸纱处理;
S5:抗静电处理:将经过蒸纱工艺后的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浸泡在抗静电溶液中进行抗静电处理;
S6:分型织布:将经过抗静电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安装在织布机上,通过设定相应程序控制织布机将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纺织成对应形状的布片;
S7:染色处理:对编织成型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进行染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对玄武岩纤维处理的方式为:将洗净后的玄武岩纤维浸泡至预处理剂中进行活化处理,预处理剂的成分中包括咪唑啉类表面活性剂、硝酸盐以及去离子水;对棉纱纤维处理的方式为:对棉纱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将淀粉或者聚乙烯醇上浆剂与石蜡或者丙烯酸润滑剂混匀搅拌后包裹在棉纱纤维表面进行上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3中,原料混纺加工处理之后制造而成的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在蒸纱工艺之前需要进行漂白处理,以去除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表面沾附的上浆剂;漂白处理的方式为在水介质中采用碳水化合物氧化酶处理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漂白过程中可以从较宽范围的糖底物中进行选择,糖底物由另一种酶或上浆剂原位生产或被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4中,对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进行蒸纱时使用蒸纱机,蒸纱机真空负压控制在0.014Mpa~0.083Mpa之间,蒸纱温度设置在80℃~120℃之间,每次蒸纱时间控制在50min~70min之间;同时蒸纱机采用间接汽蒸方式,通过抽真空将蒸纱机内的干燥空气抽出,同时降低水的沸点,使蒸纱机水槽内的水最低可50℃沸腾产生低温饱和蒸汽,从低温到高温对纱线或织物进行均匀、精确以及柔和的汽蒸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5中,抗静电溶液是通过将抗静电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的,抗静电剂包括磺酸盐、酸性磷酸酯以及中性磷酸酯;玄武岩纤维混纺细纱线在浸泡抗静电溶液完成后进行脱水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7中,将染料与润湿剂混合投入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形成染液,接着将制造的玄武岩纤维针织布投入至染液中进行染色,玄武岩纤维针织布染色分为两次,每次染色时间在30min~60min之间;染色过程中加入碱性物质氢氧化钠与染液发生中和反应去酸;布匹染色完成后使用蒸汽湿热定型技术对染布进行定型处理,布料定型后进行干燥脱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荣之圣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荣之圣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23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