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6934.2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汪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B60L53/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黄胜初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能源 充电 故障 保护 系统 | ||
1.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包括控制箱(2)和设置于停车位(1)下侧的无线充电桩,所述控制箱(2)与无线充电桩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桩内置高频电能发射装置,且高频电能发射装置电性连接高频电源,所述高频电能发射装置通过内置于车辆的高频电能接收装置将电输送至车辆内部的电池充电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停车位(1)表面的辅助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停车位(1)表面的导热板(3)和均匀固定连接于导热板(3)上端的多排散热片(4),所述导热板(3)位于无线充电桩正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机构还包括固定座(11)和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1)上的水平冷却风扇(12),所述水平冷却风扇(12)的风向朝向散热片(4),且相邻两排散热片(4)之间的缝隙沿着水平冷却风扇(12)的风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靠近散热片(4)的侧上端设置为斜面,且该斜面上固定连接有斜向冷却风扇(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与导热板(3)之间设置有冷却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6)、竖冷却网架(9)和斜冷却网架(10),所述冷却箱(6)上端卡接有箱盖(8),所述冷却箱(6)内壁固定连接有拉把手(7),所述停车位(1)上设置有供冷却箱(6)放置的凹槽(5),所述箱盖(8)上设置有供竖冷却网架(9)插放的插孔,所述竖冷却网架(9)下端插至冷却箱(6)内底端,所述斜冷却网架(10)固定连接于竖冷却网架(9)上端,所述竖冷却网架(9)和斜冷却网架(10)表面均包裹有海绵套,且海绵套表面密布有吸水绒毛。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1)表面设置有一对车辆助停装置,且一对车辆助停装置分别设置于辅助散热机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助停装置包括限位座(14)、压缩弹簧(19)和限轮滑块(16),所述限位座(14)固定连接于停车位(1)表面,所述压缩弹簧(19)固定连接于限位座(14)与限轮滑块(16)之间,所述压缩弹簧(19)外侧套设有限位管(15),且限位管(15)两端分别与限位座(14)和限轮滑块(16)固定连接,所述限轮滑块(16)远离限位座(14)的端面设置为内凹型弧形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19)与限位座(14)之间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0),且压力传感器(20)采用薄膜传感器,所述限位座(14)侧端连接有语音提示装置(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故障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轮滑块(16)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8),所述限轮滑块(16)的内凹型弧形曲面表面设置有多个球形槽,且球形槽中连接有可滚动的定向滚珠(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9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