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8897.9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许玉;夏文庆;王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3/06 | 分类号: | B64D13/06;B64D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座舱 空气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力调节模块;压力调节模块包括:电动压气机和座舱压力调节器;电动压气机用于将直升机座舱舱外的空气抽吸至直升机座舱舱内的各个位置;座舱压力调节器用于监测直升机座舱舱内的压力值,并当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向直升机座舱舱外排放气体。本发明的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压力调节模块将直升机座舱舱外的空气引入舱内,不依赖于发动机,和现有的通过发动机引气的方式相比,本发明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和飞机的燃油代偿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经常在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条件下飞行,为保证乘员正常生理需求,提高舒适性,需要对座舱空气进行调节,使空气的温度、压力、湿度等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现有的直升机调节系统有单独的制冷系统、制热系统或和增压系统,但没有除湿系统。而且现有的直升机制冷系统、制热系统和增压系统工作所需要的气体均通过发动机引气直接加热的方式。该方式结构简单,但仍存在问题,发动机引气造成燃油代偿损失很高且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很高。
针对直升机的应用和发展需求,亟需研制一种不通过发动机引气的直升机用新型座舱空气调节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和飞机的燃油代偿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力调节模块;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包括:电动压气机和座舱压力调节器;
所述电动压气机用于将直升机座舱舱外的空气抽吸至直升机座舱舱内的各个位置;
所述座舱压力调节器用于监测所述直升机座舱舱内的压力值,并当所述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向所述直升机座舱舱外排放气体。
可选的,所述座舱压力调节器还包括:排气活门,所述座舱压力调节器通过所述排气活门向所述直升机座舱舱外排放气体。
可选的,所述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蒸发循环模块;所述蒸发循环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压缩机和节流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阀均设置于所述直升机座舱舱内,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风机均设置于所述直升机座舱的表面;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风机均设置于第一风道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机均设置于第二风道中;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节流阀连接,所述节流阀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直升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除湿模块;所述除湿模块包括:第三换热器;
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中;
所述第三换热器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除湿模块还包括:旁路阀门;所述旁路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上。
可选的,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还包括:送风管路;所述电动压气机通过所述送风管路将抽吸的所述直升机座舱舱外的空气送至所述升机座舱舱内的各个位置。
可选的,所述送风管路包括:第一送风管路和第二送风管路;所述第一送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压气机连接,所述第一送风管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气口处,所述第二送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送风管路的另一端通往所述直升机座舱舱内的各个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均为微通道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8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