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燃气瓶固定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402.8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黎三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三查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燃气 固定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燃气瓶固定设备,其结构包括:连接机构、连接管、仪表、螺栓,连接机构的内侧与连接管的下端外环相嵌套,连接管的内侧与仪表的外环相嵌套,螺栓的下端外环与连接机构的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本发明利用夹持装置对燃气瓶两端进行固定时,由于燃气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燃气瓶对弹性球进行挤压,致使弹性球向内凹陷,从而增加贴合块与燃气瓶的接触面积,避免燃气瓶脱落的现象,同时贴合块对柔性块进行挤压,利用柔性块的弹性性能从而对燃气瓶进行夹持,以致于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发生急刹现象时,能够通过柔性块的弹性性能对燃气瓶进行缓冲,从而避免车辆急刹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导致燃气瓶遭受撞击破裂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客车燃气瓶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天然气与石油相比,天燃气不仅能够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而且能够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新能源不断地进行发展,则部分客车将采用天燃气作为燃料,而天燃气将通过燃气瓶进行储藏,从而通过固定设备将燃气瓶安装于客车底端,便于使用,但现有技术中的客车燃气瓶固定设备,由于大多数燃气瓶采用圆筒形结构,均属于刚性材料,且燃气瓶内的压力高,属于极易燃易爆物品,则当客车遇到急刹时,由于燃气瓶是通过固定支架将燃气瓶的两端进行夹紧固定,以致于在惯性的作用下,易导致燃气瓶遭受撞击破裂,致使燃气瓶内的天燃气发生泄漏的现象,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等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燃气瓶固定设备,以客车遇到急刹时,由于燃气瓶是通过固定支架将燃气瓶的两端进行夹紧固定,以致于在惯性的作用下,易导致燃气瓶遭受撞击破裂,致使燃气瓶内的天燃气发生泄漏的现象,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等危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燃气瓶固定设备,其结构包括:连接机构、连接管、仪表、螺栓,所述连接机构的内侧与连接管的下端外环相嵌套,所述连接管的内侧与仪表的外环相嵌套,所述螺栓的下端外环与连接机构的内侧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门扇、箱体、透视窗、底座,所述门扇通过铰链连接安装于箱体上,所述箱体的下端外环嵌入于底座的内侧,所述透视窗与门扇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包括固定机构、活动腔、燃气瓶、夹持装置,所述固定机构的内侧与燃气瓶的外环进行嵌套连接,所述活动腔的外环与箱体的内环进行嵌套连接,所述燃气瓶的两端贯穿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活动腔的内侧,所述夹持装置对称分布于燃气瓶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缓冲装置、卡扣、连接板、定位块,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嵌入于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缓冲装置的一端嵌入于连接板的内侧,所述卡扣的内侧与下端的连接板的外环进行活动卡合,所述定位块与支撑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扣的上端与上端连接板通过插销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板、挡板、柔性块、固定腔、贴合块,所述固定板的凸面与挡板的凹面相焊接,所述挡板与固定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柔性块安装于固定板与贴合块之间,所述固定腔的内侧与贴合块的一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柔性块为弹簧钢材质,且环形分布于贴合块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贴合块包括开口、连杆、弧形板、弹性球,所述开口与贴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杆安装于弹性球之间,所述弧形板的下端嵌入于贴合块的内侧,所述弹性球的外环与开口相贴合,所述弹性球为橡胶材质制造而成,且呈球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弧形杆、支撑座、缓冲块、移动机构、限位杆,所述弧形杆的一端与支撑座的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左侧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移动机构相贴合,所述移动机构的内侧与弧形杆的另一端进行嵌固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支撑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杆为热塑性弹性体,且限位杆的右端与移动机构的右端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三查,未经黎三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