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位助行减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3119.9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陈庚;杜明洲;陈恩伟;陆益民;刘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1/02;A61G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位 助行减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位助行减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支撑架、支撑高度平行可调的腋下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腋下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端。所述移动底座具有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构成移动副的至少两个承载底座,两个承载底座之间间距随调。本发明的移位助行减重装置中的腋下承载机构,在保持腋下支撑杆一定姿态下,通过第一线性致动器驱动实现高度调节,可以较好的模拟人从坐姿状态完成站立以及较好的模拟人从站立姿态到坐姿状态的动作过程,并且腋下支撑杆高度的调节可以适用不同身高群体的人;并且可以通过腋下承载机构对使用者起到一定的减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位助行减重装置,属于康健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对于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下肢残疾人员的医疗、护理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目前市面上移位机多用于辅助看护人员转移使用者的位置,例如将使用者在沙发、床、座便器等位置之间进行转移,但现有的移位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需要看护人员辅助完成繁琐的穿戴动作;此外市面上的沙发、座椅、床没有统一的标准高度,而传统意义上的移位机还止步于固定高度阶段,导致难以匹配沙发、床、坐便器的高度,护理整体还是不方便,需要通过护理人员搬、扛、抱的形式进行护理。并且现有的移位机不够很好的模拟人从坐姿状态下到站立状态下的动作过程以及不能很好的模拟人从站立状态下到坐姿状态下的动作过程。针对不同宽度的门、轮椅、座椅等目前移位机不能在保证其他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去进行底座的宽度调节;目前采用腋下支撑的移位机不能保证在抬升过程中支撑部分保持一定的姿态角度。
此外目前的移位机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简单的移位工作,但对于有一定下肢能力的长者以及需要做下肢训练的病患来言,得不到很好的助行效果。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移位助行减重装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位助行减重装置,同时实现移位助行功能以及提供一定的减重作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位助行减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支撑架、支撑高度平行可调的腋下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腋下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端。
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腋下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一线性致动器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杆上的两根腋下支撑杆,所述第一机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首端各自铰接在第一机架上,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末端各自铰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线性致动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架或第一机架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中部,所述第一机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架上铰接有与第一机架构成转动副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首端各自铰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以调整连接件与第一机架之间的转动幅度。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以调整连接件与第一机架之间的角度,以此改变腋下支撑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件、构成转动副的T型螺栓,所述T型螺栓的螺杆段穿过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的转轴,并设有与T型螺栓匹配的调整螺母。
作为优选,进一步地,两根所述腋下支撑杆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间距可调,具体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具有正反向螺纹的螺纹杆,两根所述腋下支撑杆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