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5513.6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7 | 分类号: | H01M50/107;H01M50/147;H01M50/166;H01M50/167;H01M50/578;H01M50/583;H01M50/572;H01M10/42;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胡琴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接 电池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包括钢壳电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2)朝向其心部内缩,头部(2)的竖直外侧壁与钢壳电池本体(1)的壳身(3)外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状态,在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2)上盖合有带管理保护电路的盖帽组件,所述盖帽组件的开口端部与钢壳电池本体(1)的壳身(3)对接,而盖帽组件的内侧壁则与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2)的竖直外侧壁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2)和壳身(3)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正极引出组件的滚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组件包括帽壳(10),帽壳(10)顶部翻边,在帽壳(10)内设置有带管理保护电路的电路板(11),在电路板(11)顶面设置有正极引出盖帽(12),在电路板(11)底面设置有正极引出弹针,所述正极引出弹针弹性抵压在正极引出组件的正极盖帽7上,在电路板(11)上还设置有贯穿电路板(11)且将正极引出盖帽(12)周边包裹的第二绝缘件(13),第二绝缘件(13)将正极引出弹针包围,在第二绝缘件(13)外围且于帽壳(10)内壁上设置有金属环(14),所述金属环(14)一端抵在电路板(11)上,另一端抵在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2)翻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出弹针包括设置在电路板(11)底面的金属安装座(15),在金属安装座(15)内部设置有弹簧(16),在弹簧(16)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随弹簧(16)上下移动的弹针本体(17)。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11)上且于正极引出弹针周围设置有通孔(18),在正极引出盖帽(12)上设置有排气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11)上还设置有指示灯(20)。
7.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对钢壳开口端侧壁进行缩管,使钢壳侧壁上形成阶梯状(21);
2)在钢壳的阶梯状21处进行滚槽(4),使钢壳由上至下形成头部(2)、经滚槽(4)形成的颈部以及壳身(3);
3)在钢壳的头部(2)置入正极引出组件,使正极引出组件与钢壳的头部(2)呈夹角设置,随后向钢壳内注入电解液(22);
4)翻转正极引出组件,使正极引出组件完全置于钢壳的头部(2)内;
5)对钢壳的头部(2)顶端进行翻边,使翻边包裹正极引出组件周边,形成钢壳电池本体(1);
6)将带有管理保护电路的盖帽组件通过过盈配合盖合在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盖帽组件的开口端部与钢壳电池本体(1)的壳身(3)对接,而其内侧壁则与钢壳电池本体(1)的头部(2)的竖直外侧壁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套接式电池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正极引出组件垂直置于钢壳的头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5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