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7063.4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南雪燕;何良;王彤;刘志周;白鹏利;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8 | 分类号: | G01N33/58;G01N33/574;G01N33/573;G01N33/546;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贺杰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磁性 编码 多重 检测 胃癌 肿瘤 标志 试剂盒 | ||
1.一种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可同时检测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PGⅠ、PGⅡ、CEA和CA199,该试剂盒包括:
A组分,其包括四种表面标记有捕获抗体的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其中,所述捕获抗体包括PGⅠ捕获抗体、PGⅡ捕获抗体、CEA捕获抗体和CA199捕获抗体,每种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具有不同的荧光强度且表面只标记一种捕获抗体,所述捕获抗体可与对应的胃癌肿瘤标志物结合;
B组分,其包括生物素标记的四种检测抗体,其中,所述检测抗体包括PGⅠ检测抗体、PGⅡ检测抗体、CEA检测抗体和CA199检测抗体,每种检测抗体上均标记有相同的生物素,所述检测抗体可与对应的胃癌肿瘤标志物结合;
以及C组分,其为亲和素化的藻红蛋白,其可与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样本与A组分混合,孵育,通过四种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分别捕获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
2)将步骤1)反应后的产物与B组分混合,孵育,使四种检测抗体分别与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结合;
3)将步骤2)反应后的产物与C组分混合,避光条件下孵育,使亲和素化的藻红蛋白与检测抗体结合;
4)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将步骤3)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检测,通过四种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对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进行通道分类,通过亲和素化的藻红蛋白作为报告分子,根据每个通道的荧光信号强度计算出每种胃癌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样本与A组分涡旋混匀10~30s,在37℃下振荡孵育30min,通过四种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分别捕获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
2)将步骤1)反应后的产物弃上清液,加入洗涤液清洗2遍后与B组分混合,涡旋混匀10~30s,在37℃下振荡孵育30min,使四种检测抗体分别与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结合;
3)将步骤2)反应后的产物弃上清液,加入洗涤液清洗2遍后与C组分混合,涡旋混匀10~30s,避光条件下孵育30min,使亲和素化的藻红蛋白与检测抗体结合;
4)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将步骤3)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检测,通过四种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对四种胃癌肿瘤标志物进行通道分类,通过亲和素化的藻红蛋白作为报告分子,根据每个通道的荧光信号强度计算出每种胃癌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1)制备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将磁性聚苯乙烯多孔微球分散于异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磁性微球溶液;将量子点溶于氯仿中,得到的量子点氯仿溶液再加入所述磁性微球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得到的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用环己烷清洗,再用乙醇清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分散于水中备用;其中,通过加入不同量的量子点氯仿溶液来获得具有不同荧光强度的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
Ⅰ-2)通过所述步骤Ⅰ-1)制备四种具有不同荧光强度的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然后在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表面标记不同的捕获抗体:
通过所述步骤Ⅰ-1)制备四种具有不同荧光强度的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分别记为1~4#,均进行如下处理:用洗涤液清洗,然后用活化液在室温避光条件下摇床振动活化,活化后再用洗涤液清洗,再分散到PBS溶液中;
在得到的四种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溶液中分别加入PGⅠ捕获抗体、PGⅡ捕获抗体、CEA捕获抗体和CA199捕获抗体,然后再均进行如下处理:在室温条件下摇床振动包被,之后用洗涤液清洗,再加入封闭液,在室温条件下摇床振动封闭,封闭结束后洗涤液清洗,加入保存液在避光条件下保存备用,得到A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70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