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8785.1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阿多实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多实孝 |
主分类号: | B62M1/00 | 分类号: | B62M1/00;B62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栗涛;吴大颖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人力来使其前进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在爬坡时,通过利用骑行人的体重能减轻脚部的负担。自行车具有车身框架,用于固定支承鞍座,并且将后轮和前轮以分别能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该自行车通过用脚部踩踏踏板而向后轮传递推动力,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齿轮、小齿轮、小齿轮支承支架、载荷传递部、第1链轮、第2链轮、和链条,在小齿轮上设置有第1棘轮,其经由大齿轮来阻止后轮使自行车向后方行进的方向上的旋转,通过解除第1棘轮的卡合,仅用脚部踩踏踏板而能向后轮传递推动力,通过使第1棘轮卡合,在爬坡时根据载荷传递部在载荷承受面沿自行车的前后方向调整的位置,利用朝向下方的载荷来减轻脚部的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人力来使其前进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在爬坡时,通过利用骑行人的体重,能够减轻脚部的负担。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自行车作为通过乘员的骑行操作而用人力驱动行驶的自行车被广泛使用。自行车具有踏板、鞍座和车身框架120,在该车身框架上以可操作的方式设置有踏板且该车身框架对鞍座和前后轮进行支承,并且该自行车构成为,前轮和后轮分别被设置于车身框架120的前部和后部,乘员在踏板上的腿部力量经由横跨连结于踏板的前链轮和与后轮一体旋转的后链轮的链条被传递至后轮,从而使自行车前进(驱动)。
对于这样的自行车而言,在上坡的情况下,为了进行爬坡而要求乘员的腿部力量,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负担较大。
另一方面,在下坡的情况下,虽然不要求乘员像这样的腿部力量,但如果不一边施加手动制动器一边下坡,则车速就会被加速而造成危险。
在这方面,作为也能利用电动机行驶的自行车或者也能利用踏板行驶的电动二轮车,开发出了电动自行车或者电气自行车,另一方面,还开发出了如果不踩踏踏板马达就不会启动的电动助力自行车。
如果为这种类型的自行车,在上坡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减轻对乘员的腿部力量的负担,但另外需要电动机等驱动部以及驱动电动机的电池,相应地,成本增加并且维护检查频率也增大,另一方面,自行车自身的重量会增大,对乘员的腿部力量减轻负担的效果也因此会被抵消。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人力来使其前进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在爬坡时,通过利用骑行人的体重,能够减轻脚部的负担。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自行车构成为:具有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用于固定支承鞍座,并且将后轮和前轮以分别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该自行车通过用脚部踩踏踏板而向后轮传递推动力,其特征在于,
具有大齿轮、小齿轮、小齿轮支承支架、载荷传递部、第1链轮、第2链轮和链条,其中,
所述大齿轮以能够与所述后轮一体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后轮以所述后轮车轴为中心被设置为同心状,且具有小于后轮半径的半径;
所述小齿轮被设置为,在所述大齿轮的比所述后轮车轴靠上方的位置上,以外切的方式与所述大齿轮啮合;
所述小齿轮支承支架以所述后轮车轴为中心可摆动地设置,在上端部,将所述小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在下端部具有载荷承受面;
所述载荷传递部以能够通过朝向下方的载荷向下移动的方式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承,在所述载荷承受面上能够沿自行车的前后方向移动调整;
所述第1链轮以能够与所述小齿轮一体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小齿轮设置为同心状;
所述第2链轮位于比所述第1链轮靠自行车的后方侧,且在比所述第1链轮的旋转中心低的位置上设置有旋转中心;
所述链条被架设于所述第1链轮与所述第2链轮之间,且在两链轮之间传递旋转力,
在所述小齿轮上设置有第1棘轮,所述第1棘轮经由所述大齿轮来阻止所述后轮使自行车向后方行进的方向上的旋转,
通过解除所述第1棘轮的卡合,仅通过用脚部踩踏踏板而能够向后轮传递推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多实孝,未经阿多实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