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方食品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2605.7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范代娣;张艳宜;段志广;梅莎;严建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方 食品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方食品,所述配方食品包括:抗性糊精、浓缩乳清蛋白、分离乳清蛋白、魔芋精粉、菊粉、以及白芸豆粉,其中所述浓缩乳清蛋白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25‑2:1,分离乳清蛋白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1.8:1,魔芋精粉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5‑1.8:1,菊粉与所述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5‑1.8:1,白芸豆粉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05‑1:1。本发明的配方食品对人体无伤害作用,作为既能提供基本的营养又能具有控制体重的功效,能够有效控制并降低肥胖人群的腰围、腹围和体重等指标。尤其是可以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用于肥胖或减脂手术人群,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肥胖、减脂手术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也能作为需要减脂人群的日常营养补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方食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的最新分析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肥胖/超重的成年人比率增长28%,儿童增长47%,目前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快速增长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以美国为例,成人肥胖发病率高达34%,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则为17%,较1994年发病率翻倍增长。与此同时,美国重度肥胖(即BMI≥40Kg/m2)发病率也由2000年的3.9%升高至2012年的6.6%。中国也成为位居第三的肥胖人口聚集地,与印度共同占据全球肥胖人口的15%。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的调查结果,十年间,我国18岁以上成人肥胖的患病率由4.5%(2002年)跃升为9.6%(2012年),同时,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2.05倍,已达6.4%(2.1%,2002年)。
随着肥胖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由肥胖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也日益突出,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及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研究表明,体重降低3~5%即可降低因肥胖并发症带来的危害,因此可通过饮食-运动-行为综合干预达到减重要求。但是,对于重度肥胖或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人群,以上疗法已不能实现减重的需求,而是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实现减重目标。
重度肥胖的治疗性手术,是可以去除疾病、延长肥胖患者寿命的值得推荐的外科疗法,但是也可能会增加营养消耗,减肥手术后的慢性营养素缺乏以及各种并发症也值得关注,因此对于减肥手术后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监测,并建立良好的膳食习惯,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目前,关于减肥手术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专家已给出推荐性意见,比如外科专家建仪手术前4周开始低能量流质饮食,降低5%~10%的体重,此做法能够使患者早期适应术后的流质饮食,可以减少腹内脂肪的含量,并可缩小脂肪肝,降低手术难度,并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而对于手术后的饮食推荐尚未达成共识,很多专家认为术后4周内应选择低能量流质饮食。目前国内市场的特医食品以全营养粉为主,针对特定疾病如肥胖、减脂手术并没有相关的特医产品,现有的组合物产品或者全营养配方食品并不能作为单一来源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方食品及其应用。
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如下方面:
1、一种配方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食品包括:抗性糊精、浓缩乳清蛋白、分离乳清蛋白、魔芋精粉、菊粉、以及白芸豆粉,其中浓缩乳清蛋白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25-2:1,分离乳清蛋白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1.8:1,魔芋精粉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5-1.8:1,菊粉与所述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5-1.8:1,白芸豆粉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05-1:1。
2、根据项1所述的配方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食品还包括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植物脂肪粉、以及豌豆蛋白,其中木糖醇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5-1.8:1,低聚异麦芽糖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15-1.8:1,植物脂肪粉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1-3:1,豌豆蛋白与抗性糊精的质量比为0.025-0.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