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5339.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财;刘孟辉;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3/10;B01J2/20;C01B32/15;F26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汪贺玲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包括储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顶部插接有进料斗(2),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插接有送料筒(10),所述送料筒(10)远离所述储料箱(1)的一端插接有造粒箱(7),所述造粒箱(7)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6),所述安装槽(26)的下方设置有造粒板(32),所述造粒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造粒板(32)进行定位的弹性组件,所述造粒箱(7)的顶部插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规格与所述安装槽(26)的规格相适配,所述储料箱(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搅拌组件和送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料箱(1)一侧外壁的固定架(17),所述固定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杆(21)圆周外壁的绞龙本体(23),所述绞龙本体(23)的一端位于所述送料筒(10)的内部,所述送料筒(10)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33),所述转动杆(21)远离所述电机(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33)的圆周内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远离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电动推杆(5)与所述横板(6)形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箱(9),所述导料箱(9)位于所述造粒箱(7)的下方,所述导料箱(9)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所述储料箱(1)与所述导料箱(9)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料槽(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底部插接有导料管(13),所述导料管(13)的底部插接有烘干箱(12),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6),所述热风机(16)的底部插接有进风管(14),所述进风管(14)远离所述热风机(1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箱(12)的内部,所述烘干箱(12)包括矩形部和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底部插接有下料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9),所述缓冲板(19)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所述缓冲板(19)均为倾斜设置,两组缓冲板(19)的倾斜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缓冲板(19)的顶部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造粒箱(7)底部的第一竖板(8),所述造粒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31),所述第二竖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所述伸缩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27),所述第一竖板(8)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28),所述卡柱(27)的一端从所述定位槽(28)的内部穿过,所述伸缩杆(30)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弹簧(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斜板(24),所述斜板(24)位于所述搅拌组件的一侧高于位于所述送料组件的一侧。
10.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作人员进行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将纳米级碳材料通过进料斗(2)加入至储料箱(1)的内部,随后启动搅拌组件和送料组件,通过搅拌组件可以对纳米级碳材料进行充分搅拌,避免其在储料箱(1)内部聚集成团影响了后续的造粒工作,同时通过送料组件可以将物料送入造粒箱(7)内部;
S2:启动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带动压板下移使纳米级碳材料与造粒板(32)相接触,造粒板(32)顶部开设有多个造粒孔,因此可以快速完成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工作;
S3:在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工作完成后,纳米级碳材料粒会落入导料箱(9)的内部,并且由导料箱(9)一侧开设的进料槽(25)流入储料箱(1)内部,同时由于导料箱(9)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因此可以使纳米级碳材料粒在从导料箱(9)进入储料箱(1)内部时具有一定的动力势能,避免了纳米级碳材料粒堆积在导料箱(9)的底部造成进料槽(25)堵塞的情况发生;
S4:进入储料箱(1)底部的纳米级碳材料粒通过导料管(13)流入烘干箱(12)的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启动热风机(16),通过热风机(16)可以对烘干箱(12)内部的纳米级碳材料粒进行充分的烘干成型工作,在烘干箱(12)内部的烘干工作结束后,成型后的纳米级碳材料粒会通过下料管(11)排出,同时由于烘干箱(12)包括矩形部和弧形部,而下料管(11)插接在弧形部的底部,因此可以有效的将烘干箱(12)内部的纳米级碳材料粒排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3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