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门两盖多车型模具切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7956.7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丹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门两盖多 车型 模具 切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门两盖多车型模具切换系统,包括主框架、升降框架、压机模具和模具载板,其中主框架包括升降区域、第一库位、第二库位、第三库位、第四库位和载板库位,升降区域位于主框架的中间,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一层和二层,第一库位和第二库位对称设置在升降区域的一层两侧,第三库位和第四库位对称设置在升降区域的二层两侧,载板库位设置在上下结构的第四库位和第二库位之间,并且载板库位和第二库位的顶部空间重叠,重叠的顶部空间即为中间层;升降区域的一层前端连接压机;升降框架设置在升降区域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门两盖多车型模具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的四门两盖压机线体通常是配合一个单侧“一拖二”的换模机构使用,这种换模机构的柔性化相对比较小,只能适用于两个车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换模机构越来越倾向于多车型,高柔性化的设计及布局,这种改变有利于减少主机厂对于新车型投入时产生的直接成本,且提高主机厂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但是,现有的高柔性化的布局设计通常是在地面上进行平面的空间的拓展,对厂房的占地空间要求仍然较高。同时,换模机构中的模具载板不能直接进入压机,在压机工作时,模具载板仍然需要额外占用一个库位,导致库位无法释放,难以利用压机工作时间对其余库位模具进行位置调整,使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四门两盖多车型模具切换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四门两盖多车型模具切换系统,包括主框架、升降框架、压机模具和模具载板,所述压机模具设置在模具载板上,其中,
所述主框架包括升降区域、第一库位、第二库位、第三库位、第四库位和载板库位,所述升降区域位于主框架的中间,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一层和二层,所述第一库位和第二库位对称设置在升降区域的一层两侧,所述第三库位和第四库位对称设置在升降区域的二层两侧,所述载板库位设置在上下结构的第四库位和第二库位之间,并且载板库位和第二库位的顶部空间重叠,重叠的顶部空间即为中间层;所述升降区域的一层前端连接压机;
所述升降框架设置在升降区域内,升降框架还连接液压模块,升降框架在液压模块的驱动下在升降区域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区域的顶端设有锁定机构,用于对升降框架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使升降框架可在一层、二层或中间层停止并且锁定位置;所述升降框架停止在一层时两侧连通第一库位和第二库位,升降框架前端连通压机;所述升降框架停止在二层时两侧连通第三库位和第四库位;所述升降框架停止在中间层时一侧连通载板库位;
所述第一库位、第二库位、第三库位、第四库位和载板库位内设置载板驱动机构,用于移动模具载板,将模具载板从库位移动至升降框架,或将模具载板从升降框架移动至库位;所述升降框架内设有载板固定机构和模具驱动机构,该载板固定机构和模具驱动机构配合将模具载板保留在升降框架内,将压机模具从升降框架内移动至压机内,或将压机模具从压机内移动至升降框架内的模具载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载板驱动机构包括载板驱动电机、载板驱动导轨、载板驱动卡爪和链条,所述载板驱动导轨的一端朝向升降区域,所述载板驱动电机固定在载板驱动导轨的另一端,所述链条设置在载板驱动导轨内一端连接载板驱动卡爪,另一端连接链轮,该链轮连接载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模具载板的两端设有卡接块用于连接载板驱动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具驱动机构包括模具驱动电机、模具驱动导轨、模具驱动卡爪和链条,所述模具驱动导轨的一端朝向压机,所述模具驱动电机固定在模具驱动导轨的另一端,所述链条设置在模具驱动导轨内,一端连接模具驱动卡爪,另一端连接链轮,该链轮连接模具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压机模具的一端设有卡合槽用于连接模具驱动卡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丹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丹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