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107.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利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F02M37/00;F02M5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燃油 节省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保护机构、夹紧机构和冷却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支撑柱(3)、保护壳(4)、第二槽位(20)、第二弹簧阻尼器(21)和防护板(22),所述安装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3),若干个所述支撑柱(3)远离安装箱(1)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保护壳(4),所述安装箱(1)的底板和顶板均开设有四个第二槽位(20),八个所述第二槽位(20)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阻尼器(21),八个所述第二弹簧阻尼器(21)均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杆(2201),八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201)平均分为四组,每组所述第二连接杆(2201)远离第二槽位(20)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2),所述第二连接杆(2201)均固定套接有限位管(23);
所述保护壳(4)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6),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软管(7),所述软管(7)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夹紧机构,所述软管(7)远离臭氧发生器(6)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电子燃料注入器管道(8),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1)、散热鳍片(18)、安装架(19)、风扇外壳(32)和风扇电机(34),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顶部固定贴附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3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的顶部固定贴附安装有散热鳍片(18),所述散热鳍片(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19),两个所述安装架(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32),两个所述安装架(19)的顶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风扇电机(34),所述风扇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33);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束缚带(9)、第一绑带(10)、第一螺栓(11)、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所述电子燃料注入器管道(8)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束缚带(9),所述束缚带(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10),所述第一绑带(10)的两端螺纹贯穿有第一螺栓(11),所述束缚带(9)的顶部铰接有第二夹板(13),所述第二夹板(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夹板(12),所述第一夹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5)滑动贯穿在第二夹板(13)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杆(15)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连接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所述第一夹板(12)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28),所述第二绑带(28)的两端螺纹贯穿有第二螺栓(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和保护壳(4)的顶板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5),若干个所述透气孔(5)均位于防护板(2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两侧板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板(25)的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孔(2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26),所述把手(26)上固定套接有握把(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1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位(14),所述第一连接杆(15)滑动贯穿在第一槽位(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23)设置在第二槽位(20)内,所述限位管(23)与第二弹簧阻尼器(21)相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30),所述锥齿(30)与软管(7)相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节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燃料注入器管道(8)的顶端开设有第三槽位(24),所述第一绑带(10)的位置和大小与第三槽位(24)相互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利,未经宋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1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深井大断面巷硐群围岩的“三壳”协同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