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厂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和分离、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3003.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华绍广;汪大亚;李香梅;李书钦;裴德健;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32 | 分类号: | C22B34/32;C22B1/02;C22B1/24;B03C1/02;C04B7/147;C04B33/13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铁厂 污泥 高效 富集 分离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厂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和分离、回收方法,原料经过干燥、粉碎后,加入占含铬污泥干料质量5.0~15.0%的Fe2O3粉、与Fe2O3物质的量相当的碳粉加以混合,再制备出球团,球团在900~1200℃温度范围内进行还原焙烧。焙烧产物进行破碎、磨矿,磨矿粒度控制在-0.074mm粒级含量≥80.0%,对磨矿后的产物采用磁选工艺将铁铬尖晶石Fe3‑xCrxO4分离出来,获得Cr2O3含量≥38.0%的强磁性铬精矿,并排出Cr2O3含量≤5.5%的低铬尾矿。本发明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精矿中铬品位高以及分离过程高效、绿色、环保等特点,适合在含铬污泥中铬的富集、分离及回收的技术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铬污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钢铁厂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与绿色分离回收方法,特别适合于Cr2O3含量≥15.0%并且主要以Cr(OH)3的形式存在、其它组份主要为CaO、MgO、SiO2、A12O3、Fe2O3的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和分离、回收。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发展迅速,不锈钢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就导致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含铬污泥的产生量逐年递增。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钢铁行业含铬废物产生量约占含铬废物总量的45%。面对如此大宗量的危险废弃物,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用于存放,且经过酸雨侵蚀和冲洗后,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含铬污泥中Cr的含量(以Cr2O3计)一般大于20%,将其进行堆存或填埋处理,更是对于Cr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对含铬污泥进行绿色、高效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困扰冶金行业的一大难题。
含铬污泥中铬含量高,毒性大,直接威胁到居民健康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现阶段对含铬污泥的处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即将含铬污泥解毒后进行填埋处理,由于其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处理费用比一般固体废弃物高几倍至几十倍,不仅产生了高额的处理费用,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资源化处理方面,现阶段,一部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含铬污泥,采用水泥固化或熔融烧结处理,用于建筑材料,或用于玻璃着色剂、制水泥、制砖、生产钙镁磷肥等。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含铬污泥的闲置的问题,但在技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甚至还造成了废物中重金属的渗透等情况,引发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对于钢铁企业含铬污泥而言,如何从“无害化、资源化”的角度对含铬污泥进行处理及利用,尽可能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铁厂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和分离、回收方法,在还原性的焙烧条件下,将污泥中的铬富集到铁铬尖晶石相(FexCr3-xO4)中去。最后,利用磁选工艺对该磁性铬富集相进行分离回收,进而获得高品位的铬精矿。在有效分离含铬泥中铬元素的同时,无三废排放问题,具有清洁化程度高,资源利用率高和附加值高等优点,适宜在含铬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领域进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含铬污泥处理存在的处理费用高、资源浪费严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钢铁厂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和分离、回收方法,能够高效、环保且低成本地从含铬污泥中进行铬的预富集、分离及回收。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钢铁厂含铬污泥中铬的高效富集和分离、回收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