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隐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715.3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军歌;刘禹超 |
主分类号: | C01B32/991 | 分类号: | C01B32/991;C01B21/064;C01B32/956;C01B21/068;B82Y40/00;C04B35/577;C04B35/563;C04B35/5835;C04B35/596;C04B35/569;C04B35/587;C04B35/583;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史惠莉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隐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隐身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目前用玻璃纤维加强聚酯树脂复合材料涂敷在低速运动武器平台表面实现雷达隐身,这种材料不能耐受高温,对高速运动的武器不合适的问题而发明的。以三氟化硼、甲烷、氢气为原料,氦为载气,生产碳化硼纳米颗粒。以三氟化硼、氨、氢气为原料,氦为载气,生产氮化硼纳米颗粒。以高纯碳化硅为原料,以氦为载气,生产碳化硅纳米颗粒。以高纯硅粉和高纯氮气为原料,以高纯氮气为载气,生产氮化硅纳米颗粒。用等离子喷镀法将上述碳化硼、碳化硅、氮化硼、氮化硅四种纳米颗粒以各种组合方式,在目标物表面喷镀一层至数层。优点是隐身性能优异,适合于高速运动武器平台的雷达隐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隐身方法,特别是适合于高速飞行武器平台的雷达隐身。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中,隐身飞机、隐身导弹、隐形军舰、隐身炮弹等隐身武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隐身飞机甚至可担当战略武器的作用,足以改变战场态势。所谓隐身技术,亦称“隐形技术”,以减弱目标辐射和反射的特征信息为手段,使之难以被探测系统发现的技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视频隐身、声隐身、激光隐身、磁隐身等技术。军事上常采用合理设计结构与外形、巧妙选用隐身材料、表面涂层和伪装涂色等多种措施,减少武器装备目标特征,提高生存能力。
本申请涉及的隐身指雷达隐身,具体方法是表面涂覆隐身材料,即可有效吸收雷达的电磁波而几乎不反射的材料。外军曾用玻璃纤维加强聚酯树脂复合材料涂敷在坦克等低速运动武器平台表面,实现雷达隐身。但这种材料不能耐受高温,对高速运动的武器如飞机、导弹、炮弹等,则完全不合适。
外军的某型隐身飞机(著名的战略轰炸机)采用在机体表面敷盖隐身薄膜的方法实现雷达隐身。其缺陷是一旦薄膜受损,修复和维护时间长,成本费用高昂,导致飞机出勤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纳米固体无机物颗粒,用等离子喷镀法喷镀于武器平台表面,从而有效吸收雷达的电磁波,几乎不反射电磁波,维护检修方便,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雷达隐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以三氟化硼(BF3)、甲烷(CH4)、氢气为原料,氦为载气,生产碳化硼(B4C)纳米颗粒。
以三氟化硼(BF3)、氨、氢气为原料,氦为载气,生产氮化硼(BN)纳米颗粒。
以外购高纯碳化硅为原料(高纯碳化硅由氢气在1000—1400℃下还原烷基氯硅烷制得),以氦为载气,生产碳化硅纳米颗粒。
以高纯硅粉和高纯氮气为原料,以高纯氮气为载气,生产氮化硅纳米颗粒(Si3N4)。
用等离子喷镀法将上述碳化硼、碳化硅、氮化硼、氮化硅四种纳米颗粒以各种组合方式,在目标物表面喷镀一层至数层,即可达到雷达隐身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军歌;刘禹超,未经樊军歌;刘禹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