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的传感器安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8050.5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唐俐;张利;聂飞;何坤;王小龙;程发斌;王军;马文慧;刘志斌;季锡林;赵川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叶明博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管束 组件 试验 传感器 安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的传感器安装工艺,包括步骤:准备工序、将主线和附线均穿过螺旋传热管、主线上做安装线结工序、用安装线结锁紧固定传感器工序、调整第二传感器引线的引出方向与入口方向一致、添加附线工序、整理工序、送传感器入管安装、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精确调整;本发明采用PE线安装线结锁紧固定传感器的方法,PE线与螺旋管内壁表面的摩擦力较小,实现PE线作为安装牵引线,沿螺旋管内螺旋后,在管内仍能自由拖动;解决了螺旋管内采用传统的铁丝或多股软钢丝或漆包线等无法自由拖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站内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的传感器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站的一种主流使用的蒸汽发生器,是连接一回路和二回路的枢纽,由于长期受汽水混合物的流动冲刷而存在诱发流致振动失效的风险,一旦发生失效,会影响设备和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开展直流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的流致振动机理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的研究,掌握设备安全运行的各项参量,可以有效避免传热管破裂的严重事件发生,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开展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流致振动机理性能的试验研究,需设计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的试验件来完成试验研究。考虑试验成本和实验台架的安装空间有限等因素,采用了直流蒸汽发生器原型的一部分结构作为试验件的主结构,外加密封试验体的外壳—试验体的通水本体。
本发明中使用的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是由进水口1、支撑条2、螺旋管7、环腔套筒3、给水直管套筒4、U型弯管6、管束支撑板8(简称“管板”)、管束外套筒等5组成。其中,传热管由直管段、螺旋管段和U型弯管段焊接组合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螺旋型管束组件是由多层螺旋管束层组成,单层螺旋管束层是由几十根螺旋管组装而成,各管束层螺旋管的数量与所在螺旋层的层数相关,相同管束层中,螺旋管装配后的管间轴向间隙小于3mm,径向间隙小于7mm。为了便于装配焊接,单根螺旋管段由焊接直管段、螺旋起点过渡段、螺旋段、螺旋终点过渡段、焊接直管段组成,螺旋管段全长25m,管内径小于15mm。
开展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流致振动机理性能的试验研究,需要在试验体的各部位安装多种传感器进行力学参量的测试。传统的传感器安装方法,对于在这种结构间隙狭窄以及长期水下工作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基本是难以实现,只能选择试验体的边界环境较理想的位置安装传感器,以减少对传感器使用寿命的影响,只能进行少量的力学参量测试。
进一步阐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由于设置的应变测试点、振动测试点较少,无法获取全面的传热管测试数据,无法建立完整测试数据库,无法全面优化原始设计;
2.无法在传热管螺旋管段粘贴应变计和安装振动传感器;
3.无法在支撑条上设置应变测试点并粘贴应变计;
4.无法在U型弯管段粘贴应变计和安装振动传感器;
5.无法在给水套筒上粘贴应变计和安装振动传感器;
6.无法在管束外套筒内侧面粘贴应变计和安装振动传感器。
需要研发出一种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的传感器安装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的传感器安装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螺旋型管束组件试验体的传感器安装工艺,包括:
在管束外套筒上安装应变片;
在水套筒内壁表面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片;
在螺旋管段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