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隔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504.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浩;李燎原;王磊;李全超;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32;F16F9/4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王杰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伺服 控制 隔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隔振器,包括隔振元件、集成阀块和控制箱;隔振元件包括液压缸、弹簧、活塞、推力支撑块、弹簧压帽、磁环、位移传感器;弹簧压帽后端位于液压缸内、前端从液压缸前端伸出,能够相对液压缸沿轴向移动,推力支撑块固定安装在弹簧压帽前端,磁环固定安装在弹簧压帽后端;活塞安装在液压缸内,弹簧安装在弹簧压帽与活塞之间,活塞与液压缸后端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通过油管与集成阀块的出油口连接;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液压缸后端,信号线与控制箱连接;集成阀块接入液压系统,信号线与控制箱连接。本发明通过液力伺服控制自适应振源恒力,确保振源位移量不超过限定值,实现全载荷范围内具备隔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隔振器。
背景技术
通过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串加一个弹性元件,可以降低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金属弹簧隔振器应用时间长、用途广,具有固有频率低、承载范围大、力学性能稳定、设计计算方法成熟、制造工艺简单成熟等优点。但是在振源激励恒力分量变化范围大且振源位移有限定的使用环境下,金属弹簧隔振器压缩范围受限,通过设置位移保护结构等方法,满足一定载荷范围内具有隔振功能,当恒力过大时位移保护结构会刚性接触,丧失隔振功能,无法满足全载荷范围隔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金属弹簧隔振器无法满足振源激励恒力分量变化范围大且振源位移有限定的使用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隔振器,通过液力伺服控制自适应振源恒力,确保振源位移量不超过限定值,实现全载荷范围内具备隔振功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隔振器,包括隔振元件、集成阀块和控制箱;所述隔振元件包括液压缸、弹簧、活塞、推力支撑块、弹簧压帽、磁环、磁环固定装置、位移传感器;所述弹簧压帽后端位于所述液压缸内、前端从液压缸前端中部伸出,弹簧压帽能够相对液压缸沿轴向移动,所述推力支撑块固定安装在弹簧压帽前端,所述磁环通过磁环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弹簧压帽后端;所述活塞安装在液压缸内,所述弹簧安装在弹簧压帽与活塞之间,活塞与液压缸后端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通过油管与所述集成阀块的出油口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液压缸后端,位移传感器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集成阀块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接入液压系统,集成阀块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依据位移传感器位移量信号控制集成阀块动作来作动液压,确保振源位移保持在设计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安装在缸体两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位移传感器采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后端盖上,其本体伸入缸体内;所述隔振元件还包括密封套筒,密封套筒套装于传感器本体外部,并与后端盖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内周和外周设置有密封圈,活塞与缸体、密封套筒和后端盖形成密封腔。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力支撑块的外径大于前端盖的内径,推力支撑块和前端盖之间设置有保护间隙,保证振源位移不超过限定位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间隙值大于设计范围上限值而小于等于限定位移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压帽穿过前端盖位置处留有设计间隙,以防止弹簧压帽与前端盖刚性接触。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排气孔,根据隔振元件安装方向调整排气孔路位置,使排气孔路位于物理高位,用于在初次安装时将密封腔内空气排尽。
上述方案中,所述磁环固定装置包括磁环固定杆和磁环压板,所述磁环固定杆固定安装于弹簧压帽后端,磁环压板固定安装于磁环固定杆后端,磁环嵌置于磁环固定杆与磁环压板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压帽和活塞均设置有裙边,以有效保中间的弹簧,避免弹簧偏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