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腐殖化产物用于矿山重金属冲淋污染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3644.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滨;李昕;沈丹妮;徐祖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殖 产物 用于 矿山 重金属 污染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殖化产物用于矿山重金属冲淋污染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泥与极端嗜热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催生极性腐殖化基团,将完成发酵的物料再与腐殖质前体物的原生物质混合发酵,诱导腐殖质大量产生,直至腐殖质含量达到标准要求;(2)将达标的污泥腐殖化产物与重金属污染的矿山土进行混合养护,对污染的矿山进行修复。本发明通过利用腐殖化产物对矿山表层污染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富集,对铜、镉、铬、铅、镍、砷和锌可增加20‑85%的络合,具有显著的重金属吸收富集效果,腐殖化产物富集重金属后,诱导重金属在矿山原生矿物上迁移并矿化产生次生矿物,使游离的重金属在原生矿物上固定,从而有效地解决矿山重金属的冲淋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腐殖化产物用于矿山重金属冲淋污染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中重金属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分布范围广、储量大的特点。矿山开采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利益,但大规模地开采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开采过后的裸露矿山、废石堆场、塌陷区等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的工矿区,经过长期的自然氧化和雨水冲刷、固体矿山废物的风化,使得矿山中的重金属会以各种化学形态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又加上重金属不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从而会在环境或生态系统中迁移并逐渐富集。不稳定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大量富集,会影响矿山土中微生物或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影响其生长发育,还会通过矿山土、动植物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地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矿区,是当前生态环境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矿山修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施用改良剂,改变重金属的存在状态,使其钝化并减少其生物毒性;二是利用植物吸收重金属,再将植物进行处理后收集重金属。但是一般的土壤改良剂对于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有限,只能起到临时的抑制作用,时间过长也会出现生物累积性。而植物修复的过程较为复杂,在对重金属提取过程中需要将重金属变为可溶、游离态后再淋洗收集,该过程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由此可看出,对于矿山修复最佳的方法,应是诱导重金属向矿化状态(残渣态)迁移,使重金属钝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效果好、不破坏土壤结构并易于实施的诱导改良剂,实现矿山中不稳定重金属重新矿化固定变得十分必要。
专利CN 106905980 B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泥土壤修复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泥消纳中的应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城市污泥前期处理,用嗜热细菌对有机物分解,接入重金属处理微生物,使用污泥修复剂后,土壤的各种污染物的比例有效去除率达到95%以上,符合国家标准。同时硫酸质可以原位修复重金属土地,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有益于农业生产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化肥的使用,从源头杜绝了污染源和二次污染。
然而,该专利主要专注于对于污泥微生物的驯化方法和土壤的污泥改性,但土壤与矿山土的组成与相关指标含量不同,该专利对污泥定向腐殖化发酵没有需求,而本发明是首次提出腐殖化产物用于矿山土的方法,着重于催生极性腐殖化基团,添加极性腐殖核心物质诱导发酵后腐殖化程度倍增,并首次提出腐殖化极性官能团含量判定量化标准,进而增强矿山土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矿山冲淋污染修复迫切需求,提供一种腐殖化产物用于矿山重金属冲淋污染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可行性高,操作简便,可控度高、灵活度高,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腐殖化产物用于矿山重金属冲淋污染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泥定向腐殖化发酵:将污泥与极端嗜热菌种进行首次混合发酵,催生极性腐殖化基团,将完成发酵的物料与腐殖质前体物的原生物质进行二次混合发酵,诱导腐殖质大量产生,完成改性腐殖化产物制备。通过污泥总腐殖质含量(用腐殖碳含量表征)和可溶性腐殖质含量双测定达标后,即可进行矿山重金属冲淋污染修复;所述极端嗜热菌种极端嗜热菌为Thermus sp.、Geobacillus sp.、Calditerricola sp.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入侵防护系统
- 下一篇:频率强度可调的光声振动病理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