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6367.3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闫鲁平;郝占武;隋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17 | 分类号: | B60T8/17;B60T8/171;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触发 电子 制动 系统 滚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车辆的任意三个车轮的轮速脉冲数量是否均大于4;
若是,则判断相邻两个所述轮速脉冲的时间间隔是否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
若是,则判断所述车轮的速度是否等于零;
若是,则不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功能;
若所述车轮的速度大于零,则判断当前点火循环触发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若是,则不触发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功能;若否,则触发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次数为三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位于0.4s-0.6s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车辆的任意三个车轮的轮速脉冲不是均大于4,则不触发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相邻两个所述轮速脉冲的时间间隔不是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时长,则不触发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车速大于零的车辆是否满足停车条件;
若是,则使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功能带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滚动再夹功能处于触发状态,所述车辆位于坡道上且整车下电,则根据坡道的坡度确定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延迟运行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延迟运行时长随所述坡道的坡度的增大而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误触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滚动再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车辆的最大坡度为预设上限坡度,若坡道的实际坡度信号输出有效,则根据所述实际坡度确定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延迟运行时长;若坡道的实际坡度信号输出无效,则以所述预设上限坡度的30%的坡度确定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延迟运行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3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