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8145.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倪伟;张欣林;庞淑娟;姜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6 | 分类号: | F01M1/16;F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属于汽车领域。所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主油道和反馈油道;所述机油泵为全程可变排量机油泵,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所述主油道的进油口与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主油道的出油口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润滑腔连通;所述反馈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反馈油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机油泵的感应端连通;所述机油泵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油道反馈的油压,调整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的油压。本公开通过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油压的实时调整。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的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和主油道等结构,机油泵从油底壳抽吸润滑油,并使润滑油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输送到设置在发动机的缸体上的主油道,并通过主油道输送到需要润滑的各个部位。由于发动机的转速与机油泵的输出压力正相关,所以当发动机转速高时,输出的机油压力可能会超出正常润滑油的需求压力范围。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会在机油泵出口管路中设置机械泄压阀,输出压力高于压力范围时,泄压阀打开,润滑油可通过泄压阀流入低压的油底壳,降低压力。
然而,泄压阀在使用时,若出现卡滞问题,润滑油就会不断流入油底壳,导致润滑油压力不断下降,最终发动机因缺乏润滑,出现烧瓦,拉缸等恶性故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油压的实时调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所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主油道和反馈油道;
所述机油泵为全程可变排量机油泵,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
所述主油道的进油口与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主油道的出油口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润滑腔连通;
所述反馈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反馈油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机油泵的感应端连通;
所述机油泵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油道反馈的油压,调整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的油压。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油道包括第一主油道、第二主油道和第三主油道;
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润滑腔连通;
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凸轮轴润滑腔连通,所述反馈油道与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二端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油道还包括曲轴油道;所述曲轴油道与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曲轴油道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润滑腔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油道还包括连接油道和凸轮轴油道;所述连接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连接油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凸轮轴油道连通;
所述凸轮轴油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曲轴油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凸轮轴油道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凸轮轴润滑腔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机滤模块;所述机滤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机滤模块出油口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