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1614.9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涛;万旺根;曹峰;楼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5/00;B25J15/08;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过载 保护 具有 功能 机器人 手臂 | ||
1.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包括支撑定位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装置(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防护机构(1),所述支撑定位装置(2)包括转动小臂(21)、固定腔体(22)、固定限位座(23)、限位横槽(24)和转动大臂(25),所述限位横槽(24)开设在固定限位座(23)的顶部一端,所述转动大臂(25)转动连接在固定限位座(23)的侧端上,所述转动小臂(21)转动连接在转动大臂(25)的侧端顶部,所述固定腔体(22)固定安装在转动小臂(21)靠近限位横槽(24)的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防护机构(1)包括夹持装置(11)、辅助防脱装置(12)和防护装置(13),所述辅助防脱装置(12)对称固定连接在夹持装置(11)的两侧,所述防护装置(13)转动连接在辅助防脱装置(12)的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1)包括转动夹持杆(111)、复位弹簧(112)、限位套筒(113)、电机(114)、转动螺杆(115)、支撑侧板(116)和十字卡键(117),所述转动螺杆(115)固定连接在电机(114)的侧端中心,所述限位套筒(113)贯穿支撑侧板(116)螺纹套接在转动螺杆(115)的外圈上,所述十字卡键(117)固定连接在限位套筒(113)背离转动螺杆(115)的一端上,所述转动夹持杆(111)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侧板(116)的内部,且所述复位弹簧(112)固定连接在转动夹持杆(111)与支撑侧板(1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防脱装置(12)包括滑动卡键(121)、移动支板(122)、转动卡板(123)、第一活塞杆(124)、第一L型气缸(125)、第二活塞杆(126)、支撑横架(127)、接触垫片(128)和活动槽(129),所述第二活塞杆(126)滑动插接在第一L型气缸(125)的内部一端,所述第一活塞杆(124)滑动插接在第一L型气缸(125)的内部另一端,所述转动卡板(123)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塞杆(124)上,所述支撑横架(127)转动连接在转动卡板(123)的内部中心,所述活动槽(129)对称开设在转动卡板(123)远离第一活塞杆(124)的内部一端上,所述滑动卡键(121)滑动插接在活动槽(129)的内部,所述移动支板(122)固定连接在滑动卡键(121)的侧端上,所述接触垫片(128)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板(122)与移动支板(1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13)包括移动限位槽(131)、紧固弹簧(132)、缓冲弹簧(133)、第二L型气缸(134)、限位槽板(135)、定位耳板(136)和半圆适配架(137),所述第二L型气缸(134)转动连接在移动限位槽(131)一端上,所述移动限位槽(131)对称滑动插接在限位槽板(135)的顶部,所述紧固弹簧(132)固定连接在移动限位槽(131)的内部,所述定位耳板(136)固定连接在紧固弹簧(132)的一端,所述半圆适配架(137)固定连接在定位耳板(136)的侧端,所述缓冲弹簧(133)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槽板(135)的内部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过载保护且具有防脱功能的机器人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限位槽(131)的底端和限位槽板(135)的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相互适配的锲槽,所述移动限位槽(131)的侧端开设有与定位耳板(136)相适配的移动定位槽,所述活动槽(12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滑动卡键(121)背离移动支板(122)的侧端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接触垫片(128)的材质为弹性塑胶,所述第二L型气缸(134)的底部侧端滑动插接有连接杆,且所述移动限位槽(131)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活塞杆(124)背离第一L型气缸(12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插杆,且挤压插杆滑动插接在第二L型气缸(134)的顶端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尚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16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