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循环润滑和弯曲保护功能的数控机器人手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1615.3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涛;万旺根;曹峰;楼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9/00;B25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循环 润滑 弯曲 保护 功能 数控 机器人 手臂 | ||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器人手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循环润滑和弯曲保护功能的数控机器人手臂,包括底座、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机械臂转动安装在底座的顶端面中心,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械臂的顶端中部,所述防护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边缘外表面,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包括螺纹孔、限位轴孔、插接孔和卡接槽。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第二机械臂的外表面安装保护装置,能够对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直接接触的位置进行弯曲保护,同时保护装置会挤压油盒内部的润滑油,从而对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连接处进行循环润滑,从而保证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连接处转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器人手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循环润滑和弯曲保护功能的数控机器人手臂。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510938241.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桁架机器人长行程自动润滑系统,包括滑动扣接在滑轨上的润滑机构,润滑机构通过软管连接至润滑油泵,润滑油泵连接至油箱,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内套和外套,内套和外套通过液压连接件套接在一起,内套底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套,第一橡胶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套,外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套,内套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喷油嘴,外套与内套之间的缝隙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喷油嘴,控制器固定在润滑机构的外侧,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收桁架机器人的编码器的速度和位置反馈信号,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对液压连接件、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桁架机器人滑轨的润滑效果。
数控机器人手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占用较大的比例,并且能够代替工作人员进行重复性高的循环工作,同时能够提高对产品加工生产的工作效率,而且数控机器人手臂之间联动调节,以及角度的转换,能够提高对产品生产加工的精确度,以及能够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进行运行工作。
但是现有的数控机器人手臂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一、现有数控机器人手臂在高频率转动运行后,不能够对数控机器人手臂的关节进行循环润滑,从而对关节处的润滑油进行消耗,然后使得数控机器人手臂关节处产生异响,并且造成数控机器人手臂之间的磨损,从而降低数控机器人手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二、由于数控机器人手臂在转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弯曲,从而会对关节连接处边缘外表面造成挤压,造成数控机器人手臂连接处损坏,影响数控机器人手臂的正常工作,所以需要一种具有循环润滑和弯曲保护功能的数控机器人手臂,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循环润滑和弯曲保护功能的数控机器人手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循环润滑和弯曲保护功能的数控机器人手臂,包括底座、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机械臂转动安装在底座的顶端面中心,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械臂的顶端中部,所述防护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边缘外表面,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包括螺纹孔、限位轴孔、插接孔和卡接槽,所述螺纹孔对称开设在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两侧边缘,所述限位轴孔开设在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边缘外表面,所述卡接槽对称开设在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边缘外表面,所述插接孔对称开设在卡接槽的内部一端两侧边缘;
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包括限位轴架、驱动电机和润滑防护装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插接在限位轴架的内部中心,所述润滑防护装置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轴架的外围表面;
所述限位轴架的内部包括环形卡槽、扣接轴套、油管、油孔和连接孔,所述扣接轴套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轴架的两端面,所述环形卡槽开设在扣接轴套的中部外表面,所述油孔均匀开设在环形卡槽的内部一侧表面,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扣接轴套的侧面中心,所述油管对称固定连接在扣接轴套的侧面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尚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1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