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液两相金属-高分子导热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825.4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洋;王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08K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金属 高分子 导热 相变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固液两相金属‑高分子导热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将固液两相共存的金属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得所述导热相变复合材料。该方法利用金属处于金属相图中的固液共存区,与高分子基体复合,利用金属的高导热系数和相变潜热,从而实现复合材料的高导热性;此复合材料利用金属的二元、三元以及多元相图,通过金属组成、金属相图杠杆定律来调控金属的固相液相比例以及相变潜热,从而使得所制备的导热相变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范围在0.2W m‑1K‑1到30.0W m‑1K‑1之间,满足多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液两相金属-高分子导热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热相变材料是重要的热界面材料之一,因为其发生相变时吸收大量的潜热,从而能将系统温度维持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已经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有机相变材料,例如石蜡、多元醇等,是因为它们具有较宽的熔程,即在熔程区间内发生连续相转变行为,以满足不同温度下的散热需求。然而,这一类材料的缺点是导热系数小(0.15-0.3W m-1K-1),严重降低了其在系统应用中的散热效果。低熔点金属及其合金作为导热相变材料有热导率高、相变潜热大等优势,但金属的相变温度是固定的,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范围。例如,液态金属镓(Ga)因其无毒、高热导率和低熔点(Tm=29.8℃)等特性而被作为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散热。但是,同传统的金属只有单一熔点的缺陷一样,镓在其熔点(29.8℃)之后便失去了相变能力,无法满足常见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35-100℃)。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通常是指以聚合物为基体,以金属材料、碳材料以及陶瓷材料为导热填料,如银粉、铜纳米线、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石墨烯、金刚石、碳纳米管、氮化硼(BN)等,通过共混方法(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等)制得的高导热性复合材料,可作为导热脂、导热胶以及导热垫片等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工业、家用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金属填料因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导热性能好而被广泛使用,然而,传统的金属填料(Ag、Cu、Al等)一般为纯固态,与高分子共混后存在明显的相界面,这不仅影响了热传递的效率,还会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
因此,如果能够同时解决导热相变材料和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缺陷,寻求一种熔程范围宽且与高分子相容性好的金属填料,结合金属高导热性和高相变潜热的优点,就有可能制备出一种导热系数高且具有连续相转变能力的金属-高分子导热相变复合材料,从而扩大导热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固液两相金属-高分子导热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固液两相金属-高分子导热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金属10~90份,高分子材料1~90份,并混合,得到混合后的物料;
(2)对混合后的物料在大于10℃小于300℃范围内加热,使得处于固液共存相的金属与熔融态的高分子材料进行物理混合,制得导热相变高分子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还包括功能添加剂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2)中,物理混合法为研磨分散、超声分散、机械搅拌分散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在30℃的固相与液相的质量分数之比(固相率)大于2%小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