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6660.8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姚顺顺;梁勇;徐成双;张璞帅;李祚旭;黄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表面 渗水 防治 施工 方法 | ||
1.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的初衬表面搭建钢筋架,钢筋架呈环向铺设;提供主龙骨(1),并将主龙骨(1)固定在初衬的表面,在主龙骨(1)上搭建纵向钢筋(2)和横向钢筋(3),以形成钢筋架;
S2:在钢筋架内预埋注浆管(5),注浆管(5)呈环向铺设;其中,注浆管(5)沿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注浆管(5)位于二衬的施工缝位置;
S3:搭建模板台车,利用模板台车在钢筋架位置进行二衬的浇筑,以形成二衬结构;
S4:对二衬结构进行养护;
S5:二衬结构达到预定的强度后,利用注浆管(5)进行背后环向注浆,其中,注浆管(5)为硬质管,注浆管(5)包括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侧壁分布有注浆孔(53),第一弧形板(51)与第二弧形板(52)焊接固定,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内壁上粘结有连接条(6),连接条(6)上设置有粘接区(61)和非粘接区(62),连接条(6)通过粘接区(61)和第一弧形板(51)、第二弧形板(52)粘接固定,粘接区(61)上设置有凸起(7),凸起(7)和注浆孔(53)插接,非粘接区(62)位于连接条(6)的一端,非粘接区(62)上固定有拉绳(8),拉绳(8)从注浆管(5)的注浆管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对注浆管(5)反复进行背后环向注浆,注浆的次数为2~3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进行背后环向注浆时,注浆的压力为1.5Mpa~2.0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利用注浆管(5)进行背后环向注浆的过程中,相邻两次注浆的时间间隔为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进行背后环向注浆时,待浆液注满注浆管(5)后,在8min内,若进浆量小于10升,则停止注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二衬结构进行养护的时间为14d-28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
S6:背后环向注浆完成后,待注浆管(5)内的浆液达到预定强度,沿注浆管(5)根部进行切割,并将注浆管(5)的根部位置以及周围残留的混凝土打磨清理干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二衬表面渗水防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之后,还包括:
S7:采用水泥外加建筑胶配置成相应颜色的涂料在注浆管(5)的根部位置进行涂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6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