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竹的种质保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7030.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地址: | 4303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临空经济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竹 种质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芦竹的种质保存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集芦竹的未成熟花序,依次进行去除花序的外层叶片、第一消毒处理,去除最内层心叶以及进行第二消毒处理;2)将处理后的花序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以便诱导出愈伤组织;3)将愈伤组织从花序上剪切下来接种到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化出丛生芽;4)将丛生芽分株转接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上,以便使得丛生芽增殖;5)选取丛生芽,分株转接到种质保存培养基上进行种质保存培养,每5‑7个月继代培养一次;6)将待复壮种质转接到复壮培养基上,以便获得芦竹的复壮种质苗。因此,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芦竹种质离体保存方法能够有效延长芦竹种质保存时间和继代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芦竹的种质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芦竹(
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枯竭,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人类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芦竹由于其生物量大、耐盐碱、固碳氮能力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人类进行开发利用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
由于芦竹为无性繁殖、体细胞染色体为不平衡的倍性水平、分布范围广泛等特点,导致芦竹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筛选利用高生物量、高观赏价值、高蛋白质含量的品种,导致其它隐性或未开发优良性状品种的丧失,对芦竹未来的新品种研发和利用造成一定困难。通过建立芦竹种质资源库可以对芦竹不同品种进行保存,对芦竹未来的品种开发和利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
然而,当前可用于芦竹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主要有资源圃保存和离体保存。其中资源圃保存占地广、人力和物力消耗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不能很好地保存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当前主要以组培快繁为主,该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种质资源,但多次继代易导致种质资源的污染与混杂,还会导致种质遗传变异系数的增高。因此,建立芦竹长久的离体保存技术对芦竹种质资源保存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芦竹种质资源的保存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保存周期长、变异系数低的芦竹种质保存技术,解决了现有种质保存方法占地广、费用高、种质易丢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种质保存成本,适合大量芦竹种质的保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芦竹的种质保存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1)采集所述芦竹的未成熟花序,去除所述花序的外层叶片至保留最内层心叶后,对所述花序进行第一消毒处理,然后去除所述最内层心叶,对所述花序进行第二消毒处理;
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所述花序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并于25±2℃的温度下黑暗培养30-36d,以便诱导出愈伤组织;
3)将所述愈伤组织从所述花序上剪切下来接种到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上,并于25±2℃、光照强度2000-2200lx、每日光照12h进行培养,每30天继代培养一次,2-3个月后分化出丛生芽;
4)将所述丛生芽分株转接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上,并于25±2℃、光照强度2000-2200lx、每日光照8h,培养30-40d,以便使得所述丛生芽增殖;
5)选取步骤4)中的优质丛生芽,分株转接到种质保存培养基上,并于16-20℃、光照强度800-1200lx、每日光照12h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种质保存培养,每5-7个月继代培养一次;
6)将步骤5)中的待复壮种质转接到复壮培养基上,并于25±2℃、光照强度2000-2200lx、每日光照12h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复壮15-20d,以便获得所述芦竹的复壮种质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
- 下一篇:一种法律案件分析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