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药物体内溶出的溶出仪系统及检测药物溶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7323.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周群;谭月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5 | 分类号: | G01N33/15;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龙世和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药物 体内 溶出仪 系统 检测 方法 | ||
1.模拟药物体内溶出的溶出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体液模拟装置(1)、溶出装置(2)以及变径式溶质粒径检测装置(3);所述体液模拟装置(1)通过进液管道(108)与溶出装置(2)底部的进液口相连接;所述变径式溶质粒径检测装置(3)设置在溶出装置(2)的内腔中;溶出装置(2)顶部的出液口与出液管道(109)相连接;
变径式溶质粒径检测装置(3)包括内管(301)、变径通孔机构(302)、内电极(303)以及外电极(304);所述内管(301)为管状结构,其上端穿过溶出装置(2)的顶部并伸出至溶出装置(2)的外部,其下端位于溶出装置(2)的内腔中;所述变径通孔机构(302)设置在内管(301)底端的管腔中;所述内电极(303)设置在内管(301)底部的管腔内;所述外电极(304)设置在位于内管(301)底端的溶出装置(2)的内腔中,外电极(304)与内电极(303)分别位于变径通孔机构(302)的两侧;
所述变径通孔机构(302)包括固定孔盘(305)和可变孔盘(306);所述固定孔盘(305)上开设有固定通孔(307);所述可变孔盘(306)上开设有变径通孔(308);所述固定孔盘(305)和可变孔盘(306)为呈叠合状的可旋转式连接,并且固定通孔(307)与变径通孔(308)相对应;即通过控制固定孔盘(305)和可变孔盘(306)相互旋转角度的变化,进而控制固定通孔(307)与变径通孔(308)之间有效通孔孔径的大小变化;所述有效通孔孔径指的是固定通孔(307)与变径通孔(308)重合时所构成的几何通孔最大内切圆的直径;该有效通孔为直径≤200um的圆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出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通孔机构(302)还包括旋转轴(310)和旋转驱动装置(311);可变孔盘(306)的中心设有旋转通孔(312),旋转通孔(312)内设有轴承;旋转轴(3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孔盘(305)的中心位置,旋转轴(310)的另一端伸入旋转通孔(312)内,并通过轴承与可变孔盘(306)连接;旋转驱动装置(311)设置在可变孔盘(306)上,旋转驱动装置(311)与旋转轴(310)连接,并驱动旋转轴(310)转动,从而控制固定孔盘(305)和可变孔盘(306)相互旋转角度的变化;或者
所述变径通孔机构(302)还包括旋转轴(310)和旋转驱动装置(311);固定孔盘(305)的中心设有旋转通孔(312),旋转通孔(312)内设有轴承;旋转轴(3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可变孔盘(306)的中心位置,旋转轴(310)的另一端伸入旋转通孔(312)内,并通过轴承与固定孔盘(305)连接;旋转驱动装置(311)设置在固定孔盘(305)上,旋转驱动装置(311)与旋转轴(310)连接,并驱动旋转轴(310)转动,从而控制固定孔盘(305)和可变孔盘(306)相互旋转角度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出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通孔(308)为若干个呈环状分布在可变孔盘(306)上的孔径依次递增/递减的圆形通孔,或者
所述变径通孔(308)为一个孔径依次递增/递减的环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出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出装置(2)包括流通池(201)、内循环管路(202)以及循环泵(203);所述流通池(201)为具有内腔的圆筒状或塔罐状结构,并且在其侧壁的下部开设有循环进液口(204),在其侧壁的上部开设有循环出液口(205);所述内循环管路(202)的一端与循环进液口(204)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循环出液口(205)相连通;所述循环泵(203)设置在内循环管路(202)上;所述循环进液口(204)和循环出液口(205)分别开设在流通池(201)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出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变径式溶质粒径检测装置(3)还包括有回流管(309),回流管(309)的一端伸入内管(301)中,回流管(309)的另一端连通至内循环管路(202);
该系统还包括有集样管(4)和废液收集器(5);所述出液管道(109)与废液收集器(5)相连接;出液管道(109)上还通过三通阀引出集液旁路(110)与集样管(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3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