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透镜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7524.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凡;史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阵列 结构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微透镜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A:在基底的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光刻胶,形成光刻胶掩膜层;步骤B:对光刻胶掩膜层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光刻掩膜图形结构;步骤C:对光刻掩膜图形结构进行热熔,使得圆柱形光刻胶柱形成球面型的微透镜形态结构、并继续高温固化,在基底的表面形成光刻胶微透镜阵列图形;步骤D:将光刻胶微透镜阵列图形用于压印模板,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将微透镜阵列图形转移至目标基板上的压印胶上、并固化压印胶,使得目标基板与压印胶形成非接触型微透镜阵列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可解决目前微透镜阵列结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精度不可控、重复性较差带来的不利于量产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透镜阵列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透镜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微型化和智能化已经是现代仪器设备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传统的光学元件由于尺寸、体积的限制已经不能跟上发展的需求。
透镜作为光学系统中最重要的基本元件之一,其尺寸大小对整个光学系统的体积有着重要的影响。微透镜阵列不仅具有传统透镜的聚焦、成像等基本功能,还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点,已经在光信息处理、光计算、光互连、光数据传输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微透镜阵列主流的制作方法有光刻胶热回流法、反应离子束刻蚀法、激光直写技术法、光敏玻璃热成型法、微喷打印法等。此类方式工艺复杂、设备昂贵、成本较高且精度不可控,重复性较差等,不利于实施量产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来解决目前微透镜阵列结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精度不可控、重复性较差带来的不利于量产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A:在基底的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光刻胶,形成光刻胶掩膜层;
步骤B:对所述光刻胶掩膜层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光刻掩膜图形结构;其中,所述光刻掩膜图形结构包括若干个圆柱形光刻胶柱,所有圆柱形光刻胶柱按照光学设计进行阵列排布;
步骤C:对所述光刻掩膜图形结构进行热熔,使得所述圆柱形光刻胶柱形成球面型的微透镜形态结构、并继续高温固化,在所述基底的表面形成光刻胶微透镜阵列图形;
步骤D:将所述光刻胶微透镜阵列图形用于压印模板,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将微透镜阵列图形转移至目标基板上的压印胶上、并固化所述压印胶,使得所述目标基板与所述压印胶形成非接触型微透镜阵列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D中,所述压印胶的类型与产品光学设计要求指定的光学性能相匹配,所述压印胶固化后形成压印胶微透镜阵列掩膜;
在步骤D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E:对带有所述压印胶微透镜阵列掩膜的所述目标基板进行刻蚀,将所述微透镜阵列图形按照1:1比例复制至所述目标基板上,形成接触型微透镜阵列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B中,“所有圆柱形光刻胶柱按照光学设计进行阵列排布”具体包括:
所有圆柱形光刻胶柱按照预设周期值阵列排布或随机排布;其中,相同面积内的圆柱形光刻胶柱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期值范围为2~150μm。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C中,“对所述光刻掩膜图形结构进行热熔”具体包括:
将所述光刻掩膜图形结构放在热板或者高温烘箱中,通过光刻热熔法进行热熔、使得图形发生回流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