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打桩设备的夹桩控制方法及打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786.9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牛东东;王禄;张明更;王绪通;卞清荣;吕传伟;赵玉德;王顶;郏玲玲;闫镜宇;晁储贝;郑桂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E02D13/04;E02D7/18;E02D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打桩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打桩设备的夹桩控制方法及打桩设备。夹桩控制方法包括:在第一模式下,判断是否接收到表示打桩或拔桩的操作信号和夹桩信号中的任意一个,并在接收到表示打桩或拔桩的操作信号和夹桩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时,向夹桩机具(10)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10)持续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在所述夹桩机具(10)持续夹紧桩柱的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松桩信号,并在接收到松桩信号时,向所述夹桩机具(10)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10)停止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升桩工过程的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打桩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桩设备的夹桩控制方法及打桩设备。
背景技术
打桩机是一种利用冲击力将桩柱打入或拔出地层的桩工机械。在相关技术中,打桩机包括振动锤、桩架及附属设备。打桩机在正常施工过程中通常有打桩和拔桩两种操作。打桩是先通过机具对桩柱进行夹紧操作,再在进行振动操作的同时,利用车身重量往下压桩柱。拔桩是先通过机具对桩柱进行夹紧操作,再在进行振动操作的同时,利用配重往上提桩柱。在相关技术中,打桩机在打桩或者拔桩时,机具对桩柱的夹紧是独立控制的。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机具对桩柱的夹紧的独立控制存在着振动过程中因夹紧压力保持不住而脱桩的危险,尤其在拔桩过程中,如果脱桩则会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打桩设备的夹桩控制方法及打桩设备,能够提升桩工过程的施工安全。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打桩设备的夹桩控制方法,包括:在第一模式下,判断是否接收到表示打桩或拔桩的操作信号和夹桩信号中的任意一个,并在接收到表示打桩或拔桩的操作信号和夹桩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时,向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持续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在所述夹桩机具持续夹紧桩柱的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松桩信号,并在接收到松桩信号时,向所述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停止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桩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夹桩机具持续夹紧桩柱的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关闭所述第一模式的操作信号,并在接收到关闭所述第一模式的操作信号时,向所述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停止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桩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模式的开关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模式是否被打开,如果所述第一模式被打开,则所述夹桩控制方法进入所述第一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桩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模式未被打开,则所述夹桩控制方法进入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夹桩信号,如果接收到所述夹桩信号,则向所述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持续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否则向所述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停止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桩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根据所述松桩信号向所述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停止夹紧桩柱的控制指令的同时,还向所述夹桩机具发送使所述夹桩机具松开桩柱的控制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打桩设备,包括:夹桩机具;控制器,与所述夹桩机具信号连接;和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其中,当所述程序被所述控制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控制器实现前述的夹桩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桩设备还包括:夹桩操作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操作动作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夹桩信号;松桩操作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操作动作向所述控制器发出松桩信号;和振动操作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操作动作向所述控制器发出表示打桩或拔桩的操作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桩设备还包括:模式选择操作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操作动作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开启或关闭第一模式的操作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