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2855.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鲁义铭;刘长来;夏诗忠;高国兴;张仁银;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4 | 分类号: | H01M4/14;H01M4/73;H01M4/20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包括由板栅(1)及涂覆在板栅(1)上的铅膏构成的极板主体,所述板栅(1)包括边框(5)和设置在边框(5)内的竖筋(2)、横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铅膏为高温和制和高视密度的正极铅膏;所述极板主体外包覆有无纺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筋(2)为呈放射状分布的竖筋条;所述横筋(3)为呈波浪状的横筋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和制的正极铅膏为正极铅膏原料在真空合膏机中、在65-75℃合膏温度下维持30分钟合制而成的铅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视密度的正极铅膏为膏视密度在4.2-4.6的正极铅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6)为聚丙烯材质、厚度为0.02-0.06mm和孔径为30-60um微孔结构的无纺布(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栅(1)是先将合金调配的熔融态的铅形成较厚的铅带,然后经过5-7轧形成0.9±0.05mm的薄铅带,再冲压成形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5)内设有中部支撑框(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铅膏原料包含铅粉和纤维,铅粉为氧化度为72-79%的电解铅铅粉,纤维占铅粉的0.025-0.035%。
9.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板栅制造:
(1) 首先将铅锭熔化,然后将熔融态的铅调配至所需合金比例;
(2) 将熔融态合金先形成较厚的铅带,然后经过5-7轧形成与板栅等厚的薄铅带;
(3) 将薄铅带进行冲压形成板栅,板栅的竖筋(2)为呈放射状分布的竖筋条,板栅的横筋(3)为呈波浪状的横筋条;
铅膏和制:
(4) 采用由铅粉、纤维、硫酸和水组成的正极铅膏原料,其中,铅粉为氧化度为72-79%的电解铅铅粉,纤维占铅粉的0.025-0.035%;将铅粉放入真空合膏机中,同时加入纤维,进行搅拌;
(5) 再加入占铅粉7-10%的纯水,然后加入密度为1.38g/cm3占铅粉8%的硫酸,在65-75℃的和膏温度下维持30分钟;
(6) 将出膏视密度调整为4.2-4.6的高视密度;
极板涂填:
(7) 将步骤(6)得到的正极铅膏涂覆在步骤(3)中的板栅上,形成极板主体,然后在极板主体上再包覆一层无纺布(6),无纺布(6)材质为聚丙烯、厚度为0.02-0.06mm和微孔结构的孔径为30-60um,构成正极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制造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薄铅带厚度范围为0.9±0.05mm;所述步骤(4)中的铅粉为氧化度为75%或-78%的电解铅铅粉,纤维占铅粉的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28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秘钥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仿全息效果的3D微雕烫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