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298.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李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样品 自动 分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工作平台,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采样管操作机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并驱动采样管操作机构进行X轴移动,采样管操作机构用于放置采样管并对采样管进行夹紧或松开;第二工作平台,包括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和分杯操作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并驱动分杯操作机构进行X轴移动,分杯操作机构用于放置试样盒、试剂管、吸管盒和废弃的吸管;旋盖机构,用于旋拧采样管的盖体;吸液机构,用于携带吸管吸液、滴液及剥落废管。该装置集条形码扫描、旋盖、拧盖、移液分装、废管回收功能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检测精度和效率高,且便于运输投放使用,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以及其它相关领域,核酸的检测和分析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等方面的运用日益广泛。核酸检测原理是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仪是基因工程和生物实验中的一个基本仪器,主要是用来将DNA进行浓度扩增,可以将低浓度的样本扩增成高浓度的样本,并且可以从扩增过程中的数据计算出核酸的原始浓度。在现代制造业中,检测技术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也愈加繁多,由此对检测设备的效率具有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核酸检测仪仍存在以下不足:
1)自动化程度低,分装效率低,多采用人工检测,从采样管移液、核酸提取、纯化、扩增和检测均为人工进行,有二次感染风险,人员安全性难以保障,且通常对采样管逐个进行检测,即通过人工将采样管移至仪器中,在检测完成后再由人工移出,占用大量医疗资源,难以适应检测强度高、通量大的场合,容易出错;
2)结果输出慢,影响诊治,且仪器往往功能单一,占地空间大,运输不便,使用场地受限;
3)生物安全性难以保障,核酸检测过程中,样本液的旋盖、拧盖、移液、核酸提取扩增等过程会产生气溶胶、漏液等生物污染,一旦出现污染会造成假阳性结果,还有可能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高效的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集条形码扫描、旋盖、拧盖、移液分装、废管回收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全自动化分装,减少人工劳动,降低生物样品污染和人员二次感染风险,大大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且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便于运输投放使用,应用范围广,尤其适应于检测强度高、通量大的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包括:
机架;
第一工作平台,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采样管操作机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并驱动采样管操作机构进行X轴移动,采样管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放置平台、采样管定位机构和采样管夹紧机构,其中:
第一放置平台,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连接;
采样管定位机构,安装于第一放置平台上,包括第一盖板、夹板机构、第一底框和第一隔板,第一盖板和第一底框连接,夹板机构和第一隔板内置于第一底框,第一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夹板机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初始状态下,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同轴设置且沿轴向依次分布,并用于放置采样管,采样管用于容纳生物样品,第一底框的下壁内侧开设有多个刀片槽,刀片槽对应分布于第三通孔的下方且内置有刀片,第一隔板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刀片对应的第一避让槽,第一底框的侧壁还开设有第二避让槽;
采样管夹紧机构,安装于第一放置平台上,用于驱动夹板机构沿第二避让槽平移实现对采样管的管体错位夹紧或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氧管生产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节水人造棉染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