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模块及组合式线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6044.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H01R24/00;H01B7/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臧微微;韩嫚嫚 |
地址: | 130028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组合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模块及组合式线束,其包括导体部分和封闭导体部分的绝缘部分,导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导体,每个导体连接至少一个输入导电接头和至少一个输出导电接头,通过将不同线束模块的输入导电接头和输出导电接头连接,实现不同线束模块的导体的电连接。组合式线束由多个线束模块按照预设拼接方式拼接而成,多个线束模块的导体之间通过输入导电接头和输出导电接头电连接。本发明中每个线束模块能够连接至少两个其它线束模块,每个导体能够与至少两个其它导体电连接,从而能够组合成复杂的导电回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束模块及组合式线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功能越来越复杂,对应的电气回路也越多,相应地,用来连接各个用电器及电源之间的线束回路也越来越多,因此线束逐渐变得庞大和复杂。例如C级车的车身主线束,大概有800-1000根回路,组装成为一根大线束,分布在车身的各个位置。当线束局部损坏时,也只能更换整根线束。另外,由于个性化定制等原因,线束的回路和分支逐渐向柔性化变更,需要同时生产不同型号的线束,大批量生产方式不再适用,从而会增加很多特殊的设备和工装,对生产人员技能和线束检测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复杂线束而言,生产和维修难度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模块及组合式线束,以解决复杂线束难以生产和维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线束模块,包括导体部分和封闭所述导体部分的绝缘部分,所述导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导体,每个所述导体连接至少一个输入导电接头和至少一个输出导电接头,通过将不同线束模块的输入导电接头和输出导电接头连接,实现不同线束模块的导体的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导体部分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导体。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导体部分包括连接段,至少两个导体通过所述连接段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每个所述导体具有一个或多个输入接点,每个所述输入接点连接一所述输入导电接头;每个所述导体具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接点,每个所述输出接点连接一所述输出导电接头。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输入导电接头和所述输出导电接头中的至少一者凸出于所述绝缘部分。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输入导电接头和所述输出导电接头均为凸出于所述绝缘部分的对接头,通过将不同线束模块的对接头搭接固定,实现不同线束模块的导体的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输入导电接头和所述输出导电接头中的一者为凸出于所述绝缘部分的公端插销,且另一者为凹设于所述绝缘部分内的母端插槽,通过将不同线束模块的所述公端插销和所述母端插槽插接,实现不同线束模块的所述导体的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公端插销和/或所述母端插槽至少部分上具有镀层。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镀层材质为金、银、镍、锡、锌、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镀层包括底层和表层。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底层材质为金、银、镍、锡、锡铅合金、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层材质为金、银、镍、锡、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底层厚度为0.01μm-15μm。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底层厚度为0.1μm-9μm。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表层厚度为0.5μm-55μm。
如上所述的线束模块,其中,所述表层厚度为1μm-3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6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