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9877.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裔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B3/00 | 分类号: | B02B3/00;B02B7/00;B02B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韦明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卧式 打麦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包括打麦机壳体(1)传动皮带(6)、驱动电机(7)和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设置在打麦机 壳体(1)的底板上,且打麦机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麦机壳体(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9),搅拌机构(9)与传动皮带(6)相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9)包括驱动飞轮(91)和一号转动杆(92),所述驱动飞轮(91)与传动皮带(6)传动连接,且驱动飞轮(9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转动杆(92),所述一号转动杆(92)转动设置在打麦机壳体(1)上,且一号转动杆(92)外固定套设有一号锥齿轮(93),所述一号锥齿轮(93)与双面锥齿轮(94)相啮合,且双面锥齿轮(94)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二号转动杆(95),所述二号转动杆(95)外固定套设有转动轴(96),且转动轴(96)转动插接在连接板(97)上,所述连接板(97)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二号转动杆(95)的下端连接有搅拌爪(98);
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内设置有翻动机构(12),翻动机构(12)的设置,加快颗粒状杂质的翻动,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除灰尘效果;所述翻动机构(12)包括二号锥齿轮(121)和三号转动杆(122),所述二号锥齿轮(121)与双面锥齿轮(94)相啮合,且二号锥齿轮(121)固定套设在三号转动杆(122)外,所述三号转动杆(122)转动设置在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内,所述三号转动杆(122)外固定套设有转动支撑盘(123),且转动支撑盘(123)的边缘转动设置有推拉杆(124)的一端,所述推拉杆(124)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滑动环(125)的外侧壁上,且支撑滑动环(125)活动套设在矩形支撑滑杆(126)外,所述支撑滑动环(125)与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的内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支撑滑杆(126)固定设置在固定承托板(127)的侧壁上,且固定承托板(127)固定设置在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滑动环(125)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128),且L型连接杆(128)的自由端上转动插接有四号转动杆(129),所述四号转动杆(129)外固定套设有翻动板(1210),且翻动板(12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211),所述支撑弹簧(1211) 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L型连接杆(128)的侧壁上,所述矩形支撑滑杆(126)的倾斜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12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9)的正上方设置有弧形防护隔板(11),且弧形防护隔板(11)固定设置在打麦机壳体(1)的内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上固定插接在进风管(10),且进风管(10)的出风口倾斜朝下设置,所述进风管(10)的进风口与外界鼓风机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内设置有封堵机构(13),封堵机构(13)的设置,用于对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实现间断性封堵,这样既可以除去颗粒状杂质上黏连灰尘的效果,同时,又可以确保颗粒状杂质能够进入到颗粒状杂质收集箱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13)包括封堵板(131)和导向支撑组件(132),所述封堵板(131)活动插接在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上,且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内开设有与封堵板(131)相匹配的防卡槽(135),所述封堵板(131)位于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支撑组件(132),且导向支撑组件(13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封堵板(131)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钢绳(133)的一端,且牵引钢绳(133)缠绕连接在定滑轮(134)上,所述定滑轮(134)转动设置在打麦机壳体(1)上,所述牵引钢绳(133)的另一端活动延伸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8)内,并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环(125)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8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