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9877.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裔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B3/00 | 分类号: | B02B3/00;B02B7/00;B02B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韦明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卧式 打麦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打麦机壳体传动皮带、驱动电机和颗粒状杂质收集管,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设置在打麦机壳体的底板上,且打麦机壳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本发明中通过对现有卧式打麦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卧式打麦机在工作时,可以去除颗粒状杂质上黏连的灰尘,从而可以避免颗粒状杂质将该部分灰尘带出到卧式打麦机外,从而起到对生产环境的保护,进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因此改进后的卧式打麦机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打麦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面粉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卧式打麦机,卧式打麦机的结构主要由打板转子、机体、小杂收集斗、传动装置、吸风机构及机架等组成。打板转子主要工作部件为打板轴(主轴)、呈八棱圆筒形的滚筒及均匀固定其上的不同表面形状的打板条,工作中以保持适当的打击与推进能力;筛筒为提高筛筒表面的粗糙度及排杂能力,筛筒由三块冲制有特殊形状的筛孔筛板围成;传动机构因打击强度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工作转速时,须选择不同直径的传动皮带轮;吸风机构设备的顶部设有吸风口,通过吸风可防止机内灰尘处溢,打麦机的吸风对其打麦效果并无直接影响。在实际打麦过程中,打麦设备内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该部分灰尘通过吸风机构进行去除。但是通过吸风机构无法去除颗粒状杂质上黏连的灰尘,这样在颗粒状杂质通过管道流出以后,会将该部分灰尘带到打麦设备外,从而对生产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型卧式打麦机,包括打麦机壳体传动皮带、驱动电机和颗粒状杂质收集管,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设置在打麦机 壳体的底板上,且打麦机壳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打麦机壳体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与传动皮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飞轮和一号转动杆,所述驱动飞轮与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且驱动飞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打麦机壳体上,且一号转动杆外固定套设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与双面锥齿轮相啮合,且双面锥齿轮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外固定套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转动插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颗粒状杂质收集管的内侧壁上,所述二号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有搅拌爪。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弧形防护隔板,且弧形防护隔板固定设置在打麦机壳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上固定插接在进风管,且进风管的出风口倾斜朝下设置,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外界鼓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状杂质收集管内设置有翻动机构,翻动机构的设置,加快颗粒状杂质的翻动,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除灰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