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其多极耳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1563.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苏轼;韩冰;纪荣进;李聪;陈贤锐;郑明清;陈杰;李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8 | 分类号: | H01M50/538;H01M50/54;H01M50/536;H01M10/0587;H01M10/05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极 电池 制造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经过堆叠或卷绕成裸电芯主体(1);
将所述裸电芯主体(1)外露的多层箔材进行拍平处理,形成平整光滑的箔材极耳群(2);将所述箔材极耳群(2)焊接在极柱(5)或壳体(3)内壁;于所述箔材极耳群(2)一侧设置有绝缘隔片(4),所述绝缘隔片(4)将所述箔材极耳群(2)与所述裸电芯主体(1)分隔开;将所述裸电芯主体(1)翻转放入所述壳体(3)中,并封装;
所述壳体(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所述第二壳体(32)盖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31)上,第二壳体边沿设置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凸部,凸部环绕第二壳体设置,当第二壳体盖合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端时,凸部贴合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侧壁,凸部和第一壳体之间的缝隙形成焊缝;
将所述裸电芯主体(1)翻转放入所述壳体(3)中,并封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裸电芯主体(1)翻转90°放入所述第一壳体(31)中;使用激光焊接工艺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二壳体(32)焊接;将保护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箔材极耳群(2)包括正极箔材极耳群和负极箔材极耳群,所述正极箔材极耳群焊接在所述极柱上,所述负极箔材极耳群焊接在所述壳体(3)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箔材极耳群(2)焊接在极柱(5)或壳体(3)内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金属片或夹具压紧所述箔材极耳群(2);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将所述箔材极耳群(2)焊接在所述极柱(5)或壳体(3)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箔材极耳群采用的是延伸率小于1%的铜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箔材极耳群采用的是延伸率为1%~1.5%的铝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7)通过激光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一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聚乙烯隔膜,隔膜的孔隙率是53-58%,隔膜厚度范围是25-36μm。
8.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极耳电池制造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15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发动机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分数槽的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