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装LED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1368.1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伪;翁启伟;刘英策;刘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6 | 分类号: | H01L33/46;H01L33/48;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影 |
地址: | 33010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装 led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装LED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一侧的外延层结构;设置在外延层结构背离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背离衬底一侧的第一DBR层,第一DBR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暴露出第一电极层;设置在第一DBR层背离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电极层接触,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暴露出第一DBR层;设置在第二电极层背离衬底一侧的第二DBR层,第二DBR层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一DBR层接触。该倒装LED通过两层DBR层的结构,填补了第一DBR层中第一通孔的反射率,以此提高倒装LED的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倒装LED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新型的发光器件,与传统的发光器件相比,LED具有节能、环保、显色性与响应速度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基于倒装LED而言,其因具有较高的亮度、高的光提取效率、封装低热阻、无断金线风险以及侧壁钝化层保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闪光灯和背光等领域。
但是,目前倒装LED仍然存在亮度损失的问题;那么,如何提供一种高亮度的倒装LED,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倒装LED及其制作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倒装LED,所述倒装LED包括:
衬底;
设置在所述衬底一侧的外延层结构;
设置在所述外延层结构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DBR层,所述第一DBR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暴露出所述第一电极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DBR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暴露出所述第一DBR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DBR层,所述第二DBR层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DBR层接触。
优选的,在上述倒装LED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孔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正投影不交叠。
优选的,在上述倒装LED中,所述第一DBR层和所述第二DBR层的材料相同。
优选的,在上述倒装LED中,所述第一DBR层的厚度为2um-5um;
所述第二DBR层的厚度为2um-5um。
优选的,在上述倒装LED中,所述倒装LED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DBR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PAD层;所述PAD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接触。
优选的,在上述倒装LED中,所述外延层结构包括:
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N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和P型半导体层;
所述外延层结构还包括:
贯穿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所述多量子阱层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暴露出所述N型半导体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部分设置在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部分设置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
优选的,在上述倒装LED中,所述倒装LED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1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