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2003.0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汪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付华 |
地址: | 315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离 合成 类药物 残留 溶剂 测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制备样品溶液:
所述的合成类药物为枸橼酸托瑞米芬,且所述的药物采用有机溶媒介质二甲亚砜溶解,所述的残留溶剂为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
步骤二、LPME萃取,制得浓缩液:
所述的LPME技术为中空纤维膜液-液两相液相微萃取法,所述的萃取剂为正己烷-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室温离子液体;
步骤三、柱前分离萃取剂:
采用分离器进行萃取剂的柱前分离,所述的分离器内设有用于阻止萃取剂进入色谱柱的过过滤棉;
步骤四、残留溶剂GC分析:
所述浓缩液中的残留溶剂被载气带动,流经GC仪进样口、流入GC仪后进行色谱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棉为元素分析仪专用的1~3μm石英棉,所述的过滤棉可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安装在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前端,分离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装配的螺盖、三通接头和底座,螺盖、三通接头、底座装配后在三通接头内形成一个小气室;三通接头的一侧开设有与小气室相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外侧处设有用于与气路三通阀连接的接头,底座的下端中心位置纵向开设有与小气室相连通的小孔,小孔处一体式固定有用于可直接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的尖头针头,所述的过滤棉设于底座内、尖头针头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底座上端中部凹设有供三通接头的下端插置连接的阶梯槽孔,阶梯槽孔分为上宽下窄的三段,其中阶梯槽孔的上段内壁设有内螺纹,三通接头的中部轴向开设有一贯穿的内孔,三通接头的下端设有与阶梯槽孔配合连接的缩径段,缩径段分为上下二段,其中上段为与阶梯槽孔的内螺纹相配合连接的外螺纹段,下段为与阶梯槽孔的中段相对应的圆柱段,三通接头的下端插接在底座内与底座螺纹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设置在底座的阶梯槽孔的下段凹槽内、位于底座的小孔上方;三通接头的外螺纹段的顶部与底座的内壁之间衬有聚四氟乙烯材质的O形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螺盖中心位置轴向开设有一贯穿的可供微量进样器插入的中心孔,螺盖的下端成型有缩径的外螺纹连接柱,三通接头的上端面中部凹设有与螺盖的外螺纹连接柱相对应的内螺纹连接槽,在三通接头的内螺纹连接槽的下端与内孔之间设有一凹槽,在凹槽内设有进样密封垫,螺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三通接头的上端拧紧固定且与进样密封垫的上端相抵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进气孔沿所述三通接头的径向开设在三通接头的中部一侧,且进气孔与三通接头的内孔相连通,接头采用材质为黄铜H62的双卡套转外锥螺纹接头,接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进气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有机溶剂为甲醇、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液相微萃取装置中的中空纤维管为壁厚180~220μm、孔径0.19~0.21μm、内径550~650μm的聚丙烯中空纤维管;所述的萃取条件包括萃取加热温度为26.5~29.5℃、萃取加热时间为5~10min、搅拌速度为800转/min~1000转/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柱前分离的合成类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气相色谱仪所用色谱柱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所用的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20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