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5486.X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坤;陈成;段涛;陈醒明;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E02D5/34;E02D15/00;E21B21/00;E21B21/06;E21B3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混凝土 灌注 桩桩 沉渣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上设有贯入桩底沉渣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外侧设有清渣循环系统,清渣循环系统分别与第一钻孔内的可接长自对中高压注浆水射管和第二钻孔内的充气膨胀式封堵装置相连;清理桩底沉渣时,调整清渣循环系统的循环方向来分别完成对第一、第二钻孔下的桩底沉渣清理;为减轻桩底沉渣清理过程中对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造成扰动和不均匀沉降变形,在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桩头两侧插筋植入支撑牛腿并搭放在托举坑内的钢垫板上;桩底沉渣清理完成后,借助清渣循环系统完成对原桩底沉渣部位的水泥灌浆料封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是我国桩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受地层情况、施工方法限制,很多时候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桩底沉渣。有些桩底沉渣可以在灌注前被发现并处理,但仍有个别桩底沉渣在成桩后检测时才被发现,这类成桩后的桩底沉渣不易处理。桩底沉渣较厚会直接影响桩基质量,降低单桩承载力,增大桩身沉降位移。
常规的处理方法为补桩、加桩,这些方法在检测到桩底沉渣后,一般需破坏原有混凝土灌注桩,才能很好的处理桩底沉渣,因此会造成成本上的巨大损失和工期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成桩检测后发现的桩底沉渣厚度过厚问题,保证桩基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处理装置,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上设有贯入桩底沉渣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第一钻孔内安装有可接长自对中高压注浆水射管、第二钻孔内安装充气膨胀式封堵装置;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外侧设有清渣循环系统,清渣循环系统与第一钻孔内的可接长自对中高压注浆水射管以及第二钻孔内的充气膨胀式封堵装置相连;
清理桩底沉渣时,调整清渣循环系统的清渣循环系统和沉渣排出系统的作用位置,来分别完成对第一钻孔、第二钻孔下的桩底沉渣清理;
为减轻桩底沉渣清理过程中对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造成扰动和不均匀沉降变形,在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桩头两侧插筋植入支撑牛腿并搭放在托举坑内的钢垫板上;
桩底沉渣清理完成后,借助清渣循环系统完成对原桩底沉渣部位的水泥灌浆料封堵。
优选地,第一钻孔、第二钻孔位于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的桩芯两侧,第一钻孔、第二钻孔贯穿桩底沉渣过厚的桩体并深入桩底沉渣一定深度,但无需贯穿桩底沉渣;
根据第一钻孔的孔深,在第一钻孔内调整充气膨胀式封堵装置和可接长自对中高压注浆水射管的连接形式,从孔口往下的连接方式依次为一节可接长自对中高压注浆水射管+一节充气膨胀式封堵装置+若干节可接长自对中高压注浆水射管;
在第二钻孔的孔口位置附近布置充气膨胀式封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5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抓取机械手防滑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茯砖压制生产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