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并沟线夹辅助安装自动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8360.8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9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炜杰;王伟;张毅;冯玉;吴凯;吴少雷;雷星;张艺栎;姜雯月;汪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沟线夹 辅助 安装 自动化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并沟线夹辅助安装自动化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夹持头,可实现对高压并沟线夹的夹持及松开;冲击扳手实施对高压并沟线夹的螺栓旋拧;绝缘杆用于实施对夹持头及冲击扳手的抬高且实施对主线、支线与高压并沟线夹的安装夹紧,在实施对高压并沟线夹与线路安装时,在地面上将高压并沟线夹放置在夹持头内,将支线位于夹持头内通过高压并沟线夹夹持好,操作绝缘杆,将连接有支线、冲击扳手及夹持头的高压并沟线夹抬高至主线位置,将主线导入夹持头内的高压并沟线夹内,通过启动冲击扳手,实施对线夹的安装固定,进而实现对该种类型的线夹与线缆的连接,该机器人操作简单便捷,减缓作业强度及作业风险,提高对该种线夹安装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并沟线夹辅助安装自动化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自动化科学技术也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2006年以来全国电网增速基本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电网在2017年披露数据显示全国各类10kv高压线路总长度达到了443万公里。同时,我国电力行业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及市场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也致力于创新技术、创新流程的研究和应用,以此提高电力生产活动的效率并降低生产活动风险。其中,开展相关带电接引流线属重点研究项目,自动化接续金具安装工具需求迫切。
目前供电系统中电力接续金具的研究现况及现有自动化安装设备的问题如下:
(1)当前,接续金具安装工作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人工安装阶段,施工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电路断电,安装工人爬上电线杆进行高空作业;另一种是未断电情况下,安装工人身着绝缘服在绝缘斗臂车内使用绝缘杆操作。前者会影响部分街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后者安装工人因需身着厚重绝缘服,作业时不灵活且费力,引线固定不稳有滑落触电风险,难于兼顾固定线夹与拧紧螺栓,工作效率低且有高空坠物风险。
(2)近两年,市面上仅有针对穿刺线夹和双J形线夹的相关自动化安装设备在售,现阶段可查询到的并沟线夹装夹工具自动化程度低,也导致其普及率低。以上设备暴露共性缺点有:自身笨重、整体结构较为复杂、性能可靠性无保障;操作复杂、难以单人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对于工人的操作技术与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并沟线夹的结构,部分设备还需要外接大型机械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并沟线夹辅助安装自动化机器人,能够方便实现高压并沟线夹进行自动化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减缓作业强度及作业风险,提高对该种线夹安装的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压并沟线夹辅助安装自动化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
夹持头,可实现对高压并沟线夹的夹持及松开;
冲击扳手,所述冲击扳手实施对高压并沟线夹的螺栓旋拧;
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用于实施对夹持头及冲击扳手的抬高且实施对主线、支线与高压并沟线夹的安装夹紧。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冲击扳手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冲击扳手随着高压并沟线夹的螺栓上升而上升。
所述夹持头上还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主线导入高压并沟线夹内,所述检测机构与触发机构连接,触发机构触发夹持头升降动作。
所述夹持头包括用于下承托台,所述下承托台上设置有上护板,所述上护板铰接布置且铰接轴水平,所述上护板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实施对上护板高压并沟线夹的锁紧。
所述上护板铰接设置在升降臂上,所述升降臂竖直升降且驱动上护板上下移动且与下承托台靠近或远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