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8367.X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庆;王象昇;张浩;王星星;康强;王欣卉;南亚林;郭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石琳丹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工程地质 场地 适宜 评价 方法 装置 | ||
1.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工程地质场的钻孔按不同的岩性分层,获取每一分层多个设定维度的地质参数,所述地质参数用于表征每一分层在设定维度的状态,将每一分层多个设定维度的地质参数输入至算法模块按照设定的算法得到每一分层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其中,由每一分层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获取对应的同一钻孔在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由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得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的离散度,形成评价指数,并由评价指数、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和工程地质场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的差值制作正负离散值分布图及钻孔适宜性指数分布图;依据钻孔适宜性指数分布图和正负离散值分布图得到评价参数,基于所述的评价参数进行评价运算,得到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参数包括每一分层的地层厚度、压缩模量、特殊指标、连续性指标及厚度变化幅度,
其中所述特殊指标包括湿陷指数及液化指数;
所述连续性指标包括是否具有透镜体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分层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SIn=Hc(dm)×0.6+Es×0.4-Sd×100-Hy×0.2-Hr×1-Hd×1-Δh/Hc×1-Δl/L×2;
其中,Hc(dm)表示地层厚度;
Es表示压缩模量;
Sd表示湿陷系数;
Hy(m)表示砂土液化层的厚度;
Hr(m)表示软土地层厚度;
Hd(m)表示冻土层厚度;
Δh为相同地层的某一钻孔和临近钻孔的最大变化值;
Δl为地层在钻孔周围最大缺失长度,地层所含透镜体也按地层缺失考虑,
L为相邻两钻孔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值为同一钻孔在每一分层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度由如下方法获取:
将所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值进行平均得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由所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和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获取离散值,由离散值和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获取离散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离散度、钻孔指数平整度及不良现象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指数平整度及不良现象值由钻孔适宜性指数分布图评估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值=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1-离散度×100+钻孔指数平整度×1—不良现象值;
其中,钻孔指数平整度为工程地质场地内所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区域变化起伏情况,变化幅度至少按照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的10%计;
一片高一片低有起伏为差,按照负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10%计算;无起伏为良,按照正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10%计算;
不良现象值为场地内有地裂缝、场地高差起伏大于5米、地下文物、特殊建筑线缆;按照正工程地质场的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20%计算。
9.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岩性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工程地质场岩性参数,依据岩性参数将所有钻孔按不同的岩性分层;
地质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岩性分层分别获取每一钻孔在不同岩性分层中的地质参数,
算法模块,用于依据获取的地质参数得到每一分层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及离散度;
评价模型,用于依据所述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工程地质场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及离散度构建评价模型,依据所述的评价模型得到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3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电解始极片厚度测量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