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8367.X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庆;王象昇;张浩;王星星;康强;王欣卉;南亚林;郭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石琳丹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工程地质 场地 适宜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工程地质场的钻孔按不同的岩性分层,获取每一分层多个设定维度的地质参数,所述地质参数用于表征每一分层在设定维度的状态,将每一分层多个设定维度的地质参数输入至算法模块按照设定的算法得到每一分层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其中,由每一分层的单个钻孔适宜性指数值获取对应的同一钻孔在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由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得到工程地质场的钻孔的离散度,形成评价指数,并由评价指数、工程地质场的单钻孔适宜性指数值和工程地质场钻孔适宜性指数平均值的差值制作正负离散值构建评价模型得到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场地评价技术,具体为基于大数据的工程地质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大数据的概念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它的发展应用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很多行业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岩土工程大数据的概念莫衷一是,应用场景、实现目标行业内没有统一的认知,根据大数据的概念,数据的利用、再利用是关键,没有利用的数据系统再多只能是数据库,所以岩土工程大数据的关键同样是数据再利用。由于行业数据的特质多样,应用场景复杂,一般统计学的处理方法不适应岩土工程数据处理,这也是岩土工程大数据概念不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岩土工程数据描述的对象极具不均匀性,研究对象同质性差,世界上找不到两块一样的地质体,所以数据可比性差。也可以说,行业对大数据意义上的数据处理需求动力不足,这也是时至今日行业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的主要原因。如何利用已有的海量的岩土工程大数据,是本研究的难题。它涉及两个层面,1)要解决什么问题,行业有没有需求,有没有‘难于处理的数据’?2)有了需求如何来处理这些数据,用什么架构,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行业有哪些需求受其它行业的影响,BIM技术、vr虚拟技术、三维展示技术等被提了出来,这些年也有一定的尝试,不过,要么成本高,要么设计复杂,应用推广有难度。但是,即便技术成熟了也是数据直观视觉展示层面上的问题,对行业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意义,但起不了根本的推进作用,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主要的技术问题。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复杂环境下的岩土工程专题设计问题,诸如灾害预防预报,边坡稳定性设计、基坑围护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对勘察钻孔数据的分析,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需要相对综合的适宜性评价。目前的评价系统只是定性分析,没有量化指标,两个场地之间没有可比性,也是行业发展至今的一个不小遗憾。基于此,本研究将影响适宜性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探索性地利用岩土大数据开发了一个能量化的岩土工程场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以弥补行业这一缺憾。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按规范要求‘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定量分析;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因此,目前场地的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处于如下状态:1)以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评价,不同场地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2)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只是定性分析,不进行定量分析。3)没有统一的可对比可量化的指标体系。4)以往的勘察数据仅限于浏览阅读,没有被‘二次利用’(大数据概念)。所以,场地适宜性评价不能大面积跨区域、跨工程地质单元分析对比,勘察数据的利用率极低,不利于工程地质评价工作,它是行业的难点,也是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的障碍。
需要一种新的、能利用、能适应大数据技术的科学的岩土工程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行业、社会需求。它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可跨区域、跨单元、具有统一标准、可对比、数字化、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电解始极片厚度测量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