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9829.X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9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红;汤声平;郑上;赵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H04N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oost 行人 误判 变电站 视频 监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主控单元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生命探测仪、视频图像采集单元和行人判断单元;红外温度传感器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以获取目标物体的红外温度信号,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并红外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判断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探测数值处在设定的目标温度范围时激活红外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仪接收人体发出的热辐射并输出生命探测信号至主控单元,视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传输至主控单元和行人判断单元,主控单元在接收到生命体特征信号时激活行人判断单元,行人判断单元利用HOG特征、SVM分类器以及Boost算法对目标区域的图像进行行人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视频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型号为AD9235的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上传到主控单元,经过压缩和编码后采用TCP/IP协议,将数据通过网络接口直接上传到PC端并同步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温度传感器型号采用桑尼奇的MTP10-B7F55,温度传感器还内置环境温度传感器,在计算人体温度时会对环境温度进行补偿,自动删除掉环境温度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定的目标温度范围为35-40℃,红外生命探测仪的芯片采用ADS115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视频图像采集部分,通过型号为AD9235的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上传到主控单元,经过压缩和编码后采用TCP/IP协议,将数据通过网络接口直接上传到PC端并同步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
6.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启动红外温度传感器探测目标物体的温度,同时设定目标温度区间;
步骤2,将探测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数字化得到探测的温度数值,
步骤3,判断探测的温度数值是否处在目标温度区间;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2;
步骤4,激活红外生命探测仪并输出生命探测信号;
步骤5,判断生命探测信号是否具有生命特征;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2;
步骤6,获取视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
步骤7,利用HOG特征+SVM分类器以及Boost算法构建强分类器,
步骤8,将采集图像与训练样本输入强分类器进行识别行人判断是否为行人;是则,发出警报报警;否则,执行步骤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oost行人防误判的变电站视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1,先计算出像素点的轮廓能量直方图,然后形成梯度直方图;
步骤7-2,将当前检测窗口中的所有块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描述子组合得到HOG特征向量,进而构建SVM分类器;
步骤7-3,Boost算法将多个简单的SVM弱分类器构建成一个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的强分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8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