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6385.8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杰;胡明文;邱远光;罗隽;申景涛;张鑫全;马昆林;龙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19/22;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混凝土 破碎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
进料斗(1);
初级粉碎腔(4),所述初级粉碎腔(4)的内侧设置有冲击式破碎组件;
侧板(5),所述侧板(5)固定在与所述初级粉碎腔(4)内侧连通的连通腔(8)上,两个所述侧板(5)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活动挡件(10),且两个所述活动挡件(10)与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5)上的双向伸缩杆(1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伸缩杆(11)驱动两个所述活动挡件(10)相向或相反运动;
第二破碎组件,所述第二破碎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活动挡件(10)内侧,两个所述第二破碎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挡件(10)上的电机(12)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可跟随两个所述活动挡件(10)之间距离变化而改变,且保持两个所述第二破碎组件的传动状态;
落料斗(14),所述落料斗(14)安装在所述侧板(5)上远离所述连通腔(8)的一端;
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挡件(10)内侧的驱动辊(20),所述驱动辊(20)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凸起齿(19),两个所述驱动辊(20)上的螺旋凸起齿(19)相对设置;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侧板(5)上的滑动组件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的传动轴(24),所述传动轴(24)上固定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齿轮(22)与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辊(20)上的第一齿轮(21)啮合,所述传动轴(24)还通过第二传动带(18)与另一个所述驱动辊(20)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辊(20)还通过第一传动带(13)与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轴(24)与两个所述驱动辊(20)还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轴(24)及两个驱动辊(20)上的套环(17),安装在所述传动轴(24)上的套环(17)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23)及第二连接杆(16)与两个所述驱动辊(20)上的套环(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8)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9)与所述活动挡件(10)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所述落料斗(14)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挡板(15),两个所述第二挡板(15)与所述活动挡件(10)的下端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的两侧设置有内嵌槽,所述活动挡件(10)的两边插放于所述内嵌槽内且与所述内嵌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式破碎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初级粉碎腔(4)内的拨动辊及安装在所述初级粉碎腔(4)侧壁上的凸起件,所述拨动板将落入所述初级粉碎腔(4)内的建筑垃圾拨动与凸起件撞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与设置在所述侧板(5)上的滑槽(6)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轴(24)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板(7)上。
6.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电机(12)及冲击式破碎组件,随后将建筑垃圾置于进料斗(1)内,进入进料斗(1)内的建筑垃圾通过密封输送组件输送到初级粉碎腔(4)内;
S2、进入初级粉碎腔(4)内的建筑垃圾在冲击式破碎组件作用下实现建筑垃圾的相互撞击破碎;
S3、初步粉碎的建筑垃圾通过连通腔(8)进入到两个活动挡件(10)及侧板(5)组成的二级粉碎腔内,电机(12)配合传动组件带动两个驱动辊(20)相向转动,以配合螺旋凸起齿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破碎;
S4、当需要进行不同破碎程度的建筑垃圾粉碎时,启动双向伸缩杆(11)驱动两个活动挡件(10)运动,以改变二级粉碎腔的大小,同时改变两个驱动辊(20)之间的距离;
S5、破碎后的建筑垃圾通过落料斗(14)排出,以完成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3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力经济大数据的绿电指数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