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6385.8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杰;胡明文;邱远光;罗隽;申景涛;张鑫全;马昆林;龙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19/22;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混凝土 破碎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及方法,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进料斗;初级粉碎腔,所述初级粉碎腔通过密封输送组件与所述进料斗连通,所述初级粉碎腔的内侧安装两个于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破碎组件;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在与所述初级粉碎腔内侧连通的连通腔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活动挡件,且两个所述活动挡件与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的双向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第二破碎组件,所述第二破碎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活动挡件内侧,两个所述第二破碎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挡件上的电机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通常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后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建筑垃圾需要进行破碎处理,目前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在破碎时破碎大小固定,对于一些需求不同大小的则不适用,均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
进料斗;
初级粉碎腔,所述初级粉碎腔的内侧设置有冲击式破碎组件;
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在与所述初级粉碎腔内侧连通的连通腔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活动挡件,且两个所述活动挡件与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的双向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伸缩杆驱动两个所述活动挡件相向或相反运动;
第二破碎组件,所述第二破碎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活动挡件内侧,两个所述第二破碎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挡件上的电机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可跟随两个所述活动挡件之间距离变化而改变,且保持两个所述第二破碎组件的传动状态;
落料斗,所述落料斗安装在所述侧板上远离所述连通腔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击式破碎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初级粉碎腔内的拨动辊及安装在所述初级粉碎腔侧壁上的凸起件,所述拨动板将落入所述初级粉碎腔内的建筑垃圾拨动与凸起件撞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腔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活动挡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所述落料斗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活动挡件的下端面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两侧设置有内嵌槽,所述活动挡件的两边插放于所述内嵌槽内且与所述内嵌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挡件内侧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凸起齿;
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螺旋凸起齿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侧板上的滑动组件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辊上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还通过第二传动带与另一个所述驱动辊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辊还通过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力经济大数据的绿电指数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