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氟化液的车用锂电池冷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1098.6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曾一铮;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盈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5;H01M10/6567;B60L58/26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社区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氟化 锂电池 冷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揭露一种车用锂电池冷却方法,包括:获取车用锂电池所在电路的工作电流、端路电压及开路电压,计算所述端路电压及所述开路电压的差值,得到所述车用锂电池的工作电压,测量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电池体积及当前工作温度,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温度、所述电池体积、所述工作电压及所述工作电流计算得到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生热速率,利用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生热速率构建得到所述能量转化公式,利用所述能量转化公式完成对所述车用锂电池的冷却。本发明还揭露基于氟化液的车用锂电池冷却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解决氟化液注入至车用锂电池过多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氟化液的车用锂电池冷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特别是汽车领域,由原来汽油、柴油汽车逐步过渡到混动、新能源汽车等,其中混动、新能源汽车主要依赖于车用锂电池,而车用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车用锂电池的冷却尤其重要。
目前常用的车用锂电池冷却方法,主要是在车用锂电池周边注入氟化液,可有效达到对车用锂电池的冷却,但一般的氟化液注入方法,仅仅是反复注入已冷却的氟化液,并没有考虑能量传达及车用锂电池的生热速率等影响,从而造成氟化液注入过多导致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氟化液的车用锂电池冷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氟化液注入至车用锂电池过多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氟化液的车用锂电池冷却方法,包括:
接收车用锂电池冷却指令,根据所述车用锂电池冷却指令获取车用锂电池所在电路的工作电流、端路电压及开路电压;
计算所述端路电压及所述开路电压的差值,得到所述车用锂电池的工作电压;
测量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电池体积及当前工作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温度、所述电池体积、所述工作电压及所述工作电流,计算得到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生热速率;
在所述车用锂电池周围注入氟化液,计算所述氟化液与所述车用锂电池的总导热电阻;
构建所述生热速率与所述导热电阻的能量转化公式,其中,所述构建所述生热速率与所述导热电阻的能量转化公式,包括:分别查询所述车用锂电池及所述氟化液的导热系数,计算所述车用锂电池与所述氟化液所在的氟化液通道的接触面积,利用所述车用锂电池的导热系数、所述氟化液的导热系数、所述接触面积及所述生热速率计算传热值,得到第一传热值,计算所述总导热电阻的传热值,得到第二传热值,根据所述第一传热值及所述第二传热值,构建得到所述能量转化公式;
利用所述能量转化公式调节所述氟化液的液体体积,其中,所述利用所述能量转化公式调节所述氟化液的液体体积,包括:利用所述能量转化公式计算在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一传热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传热值,若所述第一传热值不大于所述第二传热值,则继续维持所述氟化液的液体体积不变,若所述第一传热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传热值,增加所述氟化液的液体体积,完成对所述车用锂电池的冷却。
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氟化液与所述车用锂电池的总导热电阻,包括:
提取所述氟化液的电阻及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电阻;
相加所述氟化液的电阻及所述车用锂电池的电阻,得到串行电阻;
按照并行电路计算法则,利用所述串行电阻计算得到所述总导热电阻。
可选地,所述按照并行电路计算法则,利用所述串行电阻计算得到所述总导热电阻,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总导热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盈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盈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1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