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6733.X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5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均温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该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上盖板、毛细芯和工质,所述毛细芯为吸液毛细结构,所述毛细芯设置若干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单层排列于毛细芯内,蒸汽通道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所在平面且贯穿毛细芯,所述上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腔体,所述毛细芯置于腔体中,所述腔体中设有工质。采用单层毛细芯,简化了均温板的结构,减小了均温板的厚度,在单层毛细芯内部预留单层蒸汽通道,减小均温板厚度的同时不影响均温板的导热能力,以及上盖板和底板直接焊接,并利用毛细芯的密集支撑结构替代支撑柱支撑腔体空间,进一步简化了均温板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材料,具体是涉及一种超薄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载和星载雷达设备领域,随着雷达频段的不断升高,导致组件发热量增大的同时组件间距却不断缩小,如何有效带走设备的积热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均温板便成为解决此类散热问题的理想方案,目前主流的均温板一般为底板及其毛细芯、支撑柱、盖板及其毛细芯三者焊接而成,底板毛细芯与盖板毛细芯之间为蒸汽通道,该结构形式一般厚度在3mm以上,并且由于结构形式的限制,均温板总厚度难以减小,导致其厚度不满足机载和星载极度有限空间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极小厚度空间内设备传热和均热的超薄均温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薄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上盖板、毛细芯和工质,所述毛细芯为吸液毛细结构,采用单层毛细芯,所述毛细芯设置若干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单层排列于毛细芯内,蒸汽通道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所在平面且贯穿毛细芯,所述上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腔体,所述毛细芯置于腔体中,所述腔体中设有工质。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通道两端横截面积不同,且蒸汽通道横截面积沿延伸方向线性变化。
进一步的,还包括封盖,封盖设置于毛细芯一侧,所述上盖板、底板与封盖之间形成容纳毛细芯的密闭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和底板的腔体部分之间不设置支撑柱,通过毛细芯的密集结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芯厚度为0.6mm;所述底板总厚度为0.5mm,底板形成腔体部分厚度为0.2mm;所述盖板总厚度为0.5mm,盖板形成腔体部分厚度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芯采用铜粉或镍粉,毛细芯结构为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毛细液体通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底板以及封盖采用铜合金或铝合金,所述工质为水或丙酮。
本发明还采用一种超薄均温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加工得到底板、上盖板和封盖,底板加工有充液口,底板和上盖板均加工有凹槽,底板充液口焊接有连通底板凹槽空间的充液管;
步骤2:毛细芯加工时内部设置若干芯模,芯模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所在平面且贯穿毛细芯,毛细芯主体烧结成毛细液体通道结构;
步骤3:毛细芯烧结完成后,抽出芯模;
步骤4:底板的凹槽与上盖板的凹槽围成一侧开放的腔体,将步骤(3)加工后的毛细芯置入底板与上盖板围成的腔体中,并在毛细芯侧面封上封盖,并对整体进行焊接,所述充液管连通外部与腔体内部;
步骤5:通过充液管将腔体抽真空,然后通过充液管注入工质;
步骤6:充液完成后剪断充液管,并使用氩弧焊封口。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外侧与毛细芯接触部分涂有防粘连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两端横截面积不同,且芯模横截面积沿延伸方向线性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