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料保障系统用油料车的北斗身份信息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7005.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李枢;彭向军;戴健;徐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V20/56 | 分类号: | G06V20/56;G06V10/141;G03B15/03;G03B15/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料 保障 系统 北斗 身份 信息 识别 装置 | ||
1.一种油料保障系统用油料车的北斗身份信息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1)、机座(11)、信息箱(12)、显示屏(13)和摄像头(14),还包括升降机构(2)、灯光调节机构(3)、粘尘机构(4)、擦拭机构(5)和两个感应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机座(11)内,所述信息箱(12)螺纹连接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灯光调节机构(3)转动安装在信息箱(12)上,所述显示屏(13)安装在信息箱(12)上,所述粘尘机构(4)安装在信息箱(12)上且位于显示屏(13)的侧下方,所述摄像头(14)转动安装在信息箱(12)的顶部,所述擦拭机构(5)安装在摄像头(14)上,所述路面(1)上设有两个容纳槽,两个所述感应机构(6)分别安装在路面(1)的两个容纳槽内,所述感应机构(6)与显示屏(13)电性连接,所述灯光调节机构(3)与两个感应机构(6)电性连接,所述灯光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座(31)、调节蜗轮(32)、调节蜗杆(33)、调节架(34)、驱动电机(35)、调节电机(36)、调节板(37)和闪光灯(38),所述调节座(31)安装在信息箱(12)上,所述调节蜗杆(33)转动安装在调节座(31)上,所述调节架(34)转动安装在调节座(31)上,所述调节蜗轮(32)转动安装在调节架(34)上且调节蜗轮(32)与调节蜗杆(33)相啮合,所述调节板(37)转动安装在调节架(34)上且调节板(37)的一端传动连接在调节蜗轮(32)上,所述闪光灯(38)安装在调节板(37)上,所述驱动电机(35)安装在调节座(31)上且驱动电机(35)的主轴贯穿调节架(34)和调节座(31)并连接在调节蜗杆(33)上,所述调节电机(36)安装在调节座(31)上且调节电机(36)的主轴连接在调节架(34)上,所述粘尘机构(4)包括支撑架(41)、粘尘电机(42)、粘尘轮(43)、粘尘连接杆(44)、粘尘传动杆(45)、粘尘转动架(46)、粘尘板(47)、清理箱(48)、两个粘尘槽板(49)和两个粘尘滑块(491),所述支撑架(41)安装在信息箱(12)上,所述粘尘轮(43)转动安装在信息箱(12)上,所述粘尘电机(42)安装在信息箱(12)上且主轴连接在粘尘轮(43)上,所述粘尘连接杆(44)的一端铰接在粘尘轮(43)的边缘处,所述粘尘传动杆(4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41)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粘尘连接杆(44)上,所述粘尘转动架(4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41)上且粘尘转动架(46)的一端传动连接在粘尘传动杆(45)上,两个所述粘尘槽板(49)均铰接在粘尘转动架(46)的另一端,两个所述粘尘滑块(491)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架(41)上且两个粘尘滑块(49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粘尘槽板(49)内,所述粘尘板(47)安装在粘尘槽板(49)的底部,所述清理箱(48)安装在支撑架(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料保障系统用油料车的北斗身份信息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座(21)、双轴电机(22)、两个升降螺纹杆(23)、两个第一锥齿轮(24)和两个第二锥齿轮(25),所述升降座(21)安装在机座(11)内底部,所述双轴电机(22)安装在机座(11)上,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4)均转动安装在升降座(21)上且两个第一锥齿轮(24)分别连接在双轴电机(22)的主轴上,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5)均转动安装在升降座(21)上且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24)相啮合,两个所述升降螺纹杆(23)转动安装在第二锥齿轮(25)上,所述信息箱(12)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升降套(26),两个所述升降套(26)分别套设在两个升降螺纹杆(23)上且两个升降套(26)分别与两个升降螺纹杆(23)螺纹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0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