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7021.X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艾森;杨顺生;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涵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9/02 | 分类号: | B64C29/02;B64C15/02;B64C3/14;B64C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垂直 起降 智能 起重 运输 飞行器 | ||
一种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左右机翼和左右喷流管群以及左右荷载系统对称安装在支架中心面两侧的机身上,带有“头对头”对称安装的机翼(这里“头”是指机翼迎风侧,“头对头”的含义是:将左右机翼迎风侧均朝向对称轴,背风侧向外。),机翼的横截面选择矩形或其它形状。为使机翼产生升力,在每侧机翼迎风侧配备多个喷流管,通过控制出风的流速、风量、温度以及机翼的位置角,可快速灵活控制升力。智能系统根据荷载重量和外形特征以及运距和高程等信息,优化飞行参数。本发明可用于土木建筑施工、水利水电施工、救灾、短程运输、港口码头、高空安装、大型活动的移动广告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用于施工起重、应急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常使用塔吊、缆索吊、汽车吊或者混凝土泵等设备运输建材和部件。由于这几种方式涉及地面(料场)、吊机操作员、高位工作面等多个环节,效率较低,物料只能到达特定的位置,最后由施工人员将其精确就位。而且吊机是人工操作,吊臂很长,一个工地上能容纳的吊机数量有限,很容易饱和,因此吊机的效率往往决定着施工进度。如果采用直升机,其安全要求严格、门槛很高,不适合一般工地;如果采用现在市场上各式多轴旋转翼民用无人机,其负载能力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大型构件的搬运要求。在水电施工和抗洪救灾中,往往瞬时需要大量物资堵住决口,而决口所在位置又是大型车辆无法到达的,也需要空中通道提供大批量物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旨在通过空中通道以快速搬运大型物件至指定地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机身为支架式机身;左右机翼和左右喷流管群以及左右荷载系统均以机身的支架中心面为对称面,几何对称和物理对称地设置在机身上;其中,右机翼的俯视形状采用矩形、曲边矩形或多边形或它们的组合,且右机翼的迎风侧(头部)朝向支架中心面,固定右机翼的旋转轴平行于支架中心面,旋转轴由作动机制驱动而使右机翼能在90°~180°~270°之间来回偏转,位于支架中心面与右机翼之间的右喷流管群的若干喷流管沿右机翼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若干喷流管的管口与右机翼等距且若干喷流管的管口正向右机翼的迎风面;由于迎风面随着机翼旋转角度而变化高度,若干喷流管的高度可调,以适应因机翼转动引起的迎风面位置变化,使喷流气体始终从正面击中迎风面,喷流管高度调节可采用螺杆、齿条、链条、液压或电磁装置等实现,由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左机翼与右机翼对称,左机翼能在90°~0°~270°之间来回偏转;动力源设置在机身的支架中心面位置处,动力源组成为:由燃油或燃气发动机驱动或者由电池组驱动的空气压缩机分别经左右管路与左右喷流管群连接,该左右管路上分别安装有风量控制阀,且该左右管路以支架中心面左右对称设置;机身下部有以支架中心面为对称设置的多个支脚;还具有由驾驶系统和精确定位系统组成的传感控制系统;机身上安装有对位传感器,对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送至传感控制系统。所述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所述机翼沿长度方面的横截面是等截面或变截面。
所述对称翼垂直起降智能起重运输飞行器,所述左右荷载系统包括吊索、吊钩以及吊机即卷扬机。
所述机翼带有襟翼,能伸出或收缩到机翼内部,以调节升力。
每侧所述左右喷流管群中每个喷流管,由动力源提供的以一定流速喷出的空气的温度、速度、压强等物理参数加以独立控制;所述左右机翼的转动角度、襟翼伸缩位置均可独立控制,通过这些独立控制的参数,灵活控制飞行设备在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动。
所述传感控制系统还包括视频音频信息收集设备、测重设备、测距设备、数据处理和转换系统、指令系统,其作用是收集和处理环境、重量、距离和高程等信息,将其转换成升力和驾驶系统的指令,自动驾驶或人工驾驶指挥飞行器飞向目的地,并精确对位。
所述旋转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该两个轴承座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机身上;所述右机翼沿着旋转轴方向分成几段,每段可以独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涵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涵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