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取力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168.4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秦自放;谭燕兰;吴圆;杜文超;曾祥萍;曾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2;B60K25/06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范文菊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取力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取力器,包括取力器壳体,为设备主要的外框结构,所述取力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所述取力器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位于后端盖的对立面,所述前端盖位中心点与后端盖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顶盖,位于所述取力器壳体的顶端,所述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顶盖的外表面连接有变速箱壳体。该变速箱取力器,在中间轴三档齿轮对应的离壳处进行开窗,用于匹配一个一级减速的取力器,从而实现了一个变速箱有两个输出轴,二轴的输出用于与传动轴链接保证车辆的动力输出,取力器的输出轴用于与油泵链接,实现车辆在行驶中、怠速等各种工况条件下提供分力给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力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速箱取力器。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成为缓解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近几年来,混合动力型城市环卫车在城市环卫作业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目前新能源没有能够分力的设备提供给车载设备使用,使用蓄电池的话无法长时间保障供电,并且无法保证车辆在行驶中、怠速等各种工况条件下提供分力给车载设备,因此,需要一种变速箱取力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取力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新能源没有能够分力的设备提供给车载设备使用,使用蓄电池的话无法长时间保障供电,并且无法保证车辆在行驶中、怠速等各种工况条件下提供分力给车载设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箱取力器,包括:
取力器壳体,为设备主要的外框结构,所述取力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所述取力器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位于后端盖的对立面,所述前端盖位中心点与后端盖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顶盖,位于所述取力器壳体的顶端,所述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顶盖的外表面连接有变速箱壳体,所述变速箱壳体内部连接有变速箱齿轮;
输出轴,位于所述前端盖的中端,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滚针轴承;
齿座,位于所述取力器壳体内部,所述齿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齿座中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齿座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传动齿轮;
气动活塞,位于所述顶盖内部,所述气动活塞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顶盖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杆;
从动齿轮,位于所述滚针轴承的后端,所述从动齿轮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取力器壳体内表面相互连接;
油封,位于所述顶盖内部,所述油封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液压箱另一端连接有输送管;
拔叉,位于所述活塞杆外表面,所述拔叉内部被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拔叉底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拔叉顶端设置有紧固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力器壳体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相互连接,所述后端盖内部安装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与滚针轴承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活动轴承与连接轴为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力器壳体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贴合连接,并使用锁紧螺栓进行固定,能够进行拆装,便于对取力器壳体内部结构进行维护的同时,还通过密封圈增加连接面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取力器壳体整体的密封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内部开设有油路,所述油路顶端设置有气压管接头,所述油路内部分别与油封和气动活塞贴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路分别与油封和气动活塞相通,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油路内部的油压推动气动活塞平行移动,同时油封保证油路的密封性,并且配合液压箱和输送管,能够与油路内部的油压进行平衡,从而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提高输出轴与连接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