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494.5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现;展全乐;杨志彬;崔金旺;胡江林;田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维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70;C12N1/21;C12P33/2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07215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草 葡糖 醛酸 转移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包含以下任一项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a:所述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突变形成;所述序列突变的位点选自以下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位点:395位、425位、430位、433位、437位、438位、441位、445位;
b:所述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具有与a所述的氨基酸序列至少95%以上的序列同一性;
c:所述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由a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C末端和/或N末端取代、添加或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而形成(发明里是突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a中所述序列突变选自以下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位点突变为如下所示的氨基酸残基:
395位:Asp、Ala;
425位:Ser、Val、Leu、Ile;
430位:Asp、Leu、Val、Met、Ala、Phe;
433位:Ala、Asn;
437位:Ser、Leu、Val、Met、Ala、Phe;
438位:Asn;
441位:Asp、Leu、Val、Met、Ala、Phe;
445位:Ser、Asp;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a中所述序列突变选自以下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位点突变为如下所示的氨基酸残基:
395位:Asp,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425位:Ser,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430位:Asp,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433位:Ala,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437位:Ser,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
438位:Asn,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441位:Asp,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445位:Ser,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4.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的基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4或SEQ IDNo.6或SEQ ID No.8或SEQ ID No.10或SEQ ID No.12或SEQ ID No.14或SEQ ID No.16或SEQ ID No.18所示。
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7.一种重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基因工程菌是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中获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基因工程菌中还含有分子伴侣,所述分子伴侣为pGro7、pG-KJE8、pKJE7、pGTf2和pTf16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载体或权利要求7-8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生产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载体或权利要求7-8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生产甘草酸中的应用。
11.一种生产甘草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甘草次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突变体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基因工程菌生产甘草酸;
2)从1)的体系中分离得到甘草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维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维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4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
- 下一篇:防冷风控制方法